美資大行發表報告稱,「短期內對香港地產市場維持謹慎立場,相信樓價下跌趨勢持續,即使政府取消住宅物業『辣招』,疲軟的宏觀經濟仍可能蓋過政策寬鬆的作用」。 另外,美資評級機構更表明零售和寫字樓市場將繼續受壓。現時股樓投資者信心皆不足,政府非常有必要出招救市,增強大眾信心。
「辣招」是當初控制熾熱樓市,壓縮需求的管理手段,措施原意是遏抑需求讓樓價不致大幅偏離市民負擔能力,但現時因宏觀經濟和移民潮影響而導致樓市需求「冰封」。
過去兩年一手樓吸納量每年僅約1萬伙,這水平只是過往每年平均1.8萬伙的六成左右。可見推出「辣招」控制需求的良好意願已不復存在。
在去年11月6日文章中已預示「我相信在沒有更大的黑天鵝事件發生下,中原領先指數在140至145的水平下,買樓自住者將會在該水平提供的很大承接力」。當時預測的假設是若經濟恢復未如理想,政府將隨著跌勢加劇而逐步減辣,並有較大誘因以撒辣去穩定市場信心,藉此能加快讓有實力的市民入市。
畢竟在息口高企,預計就算當局「撤辣」,也不會讓樓市有任何V型反彈影響民生,反而希望在拆牆鬆綁後可以令交投增加,盤活資金鏈,讓資產市場有序調整。故我認為政府應盡快進一步下調買家印花稅(BSD)、從價印花稅(俗稱雙倍印花稅DSD)和額外印花稅甚至全面撤銷,讓市場重新掌握定價權,不因辣招而扭曲市場。
眾所周知,政府去年公布「減辣」力度已確認並未必足夠提振樓市交投以及阻止市場跌勢,現時負財富效應嚴重影響市場情緒,避免市場環境繼續惡化至不可彌補;三稅之中若不全撤銷也應盡快撤銷換樓人士的從價印花稅,紓緩他們「先買後賣」的經濟壓力,激活換樓鏈。畢竟本地人才是發展香港的主心骨,他們會較初來報到的專才對香港更有感情,更願意將畢生財富投放於香港。
現時情況有點類似美國聯儲局大手加息控制通脹一樣,因錯過了合適時機,迫得要加大力度加息去控制失控的通脹。若港府需等到情況更壞,負資產再疊加時才救市的話,將須付出更大的成本,救市難度亦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