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興昨收報0.142元,增1.4%,旗下持有「吉野家」品牌。(資料圖片)
2018年業績期已於3月底結束,筆者過去一個月也出席了不少午餐會、電話會議及飯局,雖然要花多了時間及精力,但絕對是值得的,因為在公司業績發布後,至低限度可和管理層見面,跟進一些數據或業務問題,這總較單看公司年報、通告及新聞為佳,掌握多些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及行業資訊,對揀選板塊及個別股份應有幫助。
當然,管理層對其財務表現及未來發展的解說,我們也要消化及判斷其合理性,令我們有較多資料分析那些股份是值得推介,又或對那些個別股份應有戒心。但透明度較高的股份,始終值得加分。
在這一輪的業績公布周期,筆者與內房板塊的管理層見面較多,這可能因為在港上巿的內房股數目不斷增加,加上內地房地產政策變化,以及區域性政策差異大,令內房的投資關係部門也要更落力,對外溝通及發布新資訊,以免巿場對一些資訊的解讀出現偏差。
筆者希望這些內房可以繼續其高透明度的溝通模式,以便能挑選或剔出個別股份。
另一些個別上巿公司對業績及業務發展透明度更值得欣賞,雖然這些公司並非主流行業或中、大型企業,但管理層也持續每年(或半年)與我們見面,更新公司最新情況,其中包括合興集團(047)及培力控股(1498),兩家都屬於本地公司,大家對兩公司及其名字不太認識,但旗下品牌則有一定知名度,合興旗下有「吉野家」品牌,而培力旗下則有「農本方」品牌,兩公司巿值分別為14億元及4.7億元,但業務模式較容易理解,惟面對內地巿場的競爭及政策變化,管理層的定期會面確有助我們跟進公司的最新情況。雖然兩公司股份交投不多及非主流行業,但管理層的堅持實在值得加分,只要業務拓展有所突圍,不能抹煞其投資潛力。
從上周與合興管理層見面所知,在內地業務及外送業務的發展速度,以及成績大有改進,單是「吉野家」品牌的外送業務已佔其品牌收入近四成,同時亦配合內地消費者口味變化及加強競爭力,該集團亦推出輕食及健康餐飲食品品牌,擴大客戶群,但新開店舖及拓展外送業務拖低去年盈利,純利1.22億元,按年下跌26%,可繼續留意其業務發展的突破機會。至於培力控股,下周筆者與管理層見面後再談。
作者為鼎成證券董事總經理、她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