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6-12-12 06:00:00

情懷

分享:

上周五,索菱股份突然大跌,有賣方分析師認為,這與中郵基金被大量贖回有關。雖然該評論很快被撤回,但還是在市場裡掀起軒然大波,在我看來,該分析師是說了句不該說的大實話。據公開資料顯示,中郵旗下各基金持有大量樂視網流通股及限售股,在樂視網再次遭遇生存危機時,中郵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不僅是索菱,其他中郵重倉的品種在上周也都是走勢慘淡。


樂視是創業板最大權重股之一,中郵基金這幾年來始終重倉小票,其頭牌基金經理江湖人稱「創業板一哥」。

因此,樂視和中郵的困境實際上也正是今年創業板的真實寫照,截至上周五,創業板指數今年累跌超過22%,是所有指數裡表現最差的。從2012年開始起步的創業板大牛市,其核心邏輯是中國經濟轉型創新及通過不斷定增的外延式增長來維持業績的高成長,尤其去年初李克強提出「互聯網+」後,創業板幾乎成為大多數基金經理,特別是八十後基金經理們首選。但今年第二季以來,創業板牛市的兩大邏輯受到重大挑戰。首先是政策導向,「供給側改革」取代「互聯網+」成為年度宏觀經濟熱詞,其中政策含義不言自明;其次是鼓勵定增的寬鬆政策環境也有明顯改變,不少官員和學者開始去反思定增,要求加強約束和監管,另外,監管層也大幅放緩定增獲批節奏。

adblk6


未來創業板還有沒有機會?這是臨近年底一個熱門話題,尤其那些對創業板有「情懷」的投資者,更是希望創業板能否極泰來。對此,筆者認為在總體估值逾70倍大背景下,創業板想要走出困境,必須要原有邏輯被修復或有新的邏輯,否則,再美好的「情懷」,也只能引來短線脈衝式的反彈。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