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2-25 04:31:48
日報

歐洲日本的低軍費是美國一手造成

分享:
歐洲日本的低軍費是美國一手造成

歐洲日本的低軍費是美國一手造成

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放炮,指出美國軍費支出佔GDP的4%至6%,但歐洲只佔1%至2%,不消說,言下之意,是責令歐洲付出更多的軍費,符合特朗普一貫以來的政策。

順帶一提,相比起拜登年代各官員的各自為政,特朗普則大搞個人崇拜,手下常把「President Trump」掛在口上,可見得兩人的管治風格大不同。

事實上,戰後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快速崛起,一來是靠著美國的經濟和貿易支持,二來軍費開支大減,也大有關係。在八、九十年代,歐洲人和日本人的生活水平,相比起美國人,一點也不遜色,正是因此。

然而,美國這政策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呢?

一來,輸出軍事力量,可鞏固美元霸權,軍事的支出可以輸出美元來作彌補。二來,這也可捍衛美國商人在歐洲和日本的投資,得到更佳的貿易條款。不過,對外投資的利益,只是益了富豪階層,對於小民,沒有半點好處。反而是,投資美股的外國富豪,可藉此得到利潤。

萬斯稱讚,波蘭每年的軍費達到了5%。話說蘇聯解體以後,前蘇聯的附庸國以波蘭「撈得最掂」,無他,正如我在本欄說過,美國向來的政策是支持「對敵國的前線」,這就是五十年代之後的德國和日本,而在九十年代打後,對俄的前線就是波蘭,也包括了「三海倡議」的國家,因此,美國的政策傾斜也就從西歐移向了中歐。

adblk7

至於德國和日本,當年作為軸心國成員,美國多年來的基本戰略,是閹割其軍事力量,好讓它們依賴美國,乖乖當其附庸國,所以它們的軍費佔比小,反而是美國的一手擺布,如今居然被萬斯反咬一口……不過,現在這些附庸國的財政體系已經習慣了低軍費,一旦加回,必然是不可承受的經濟打擊。

有關軍費支出,最成功的是新加坡,以前一直是5%,到了2010年後,陸續降至3%,這兩年則是2.8%、2.7%。經濟、民生、政府財政居然搞得這麼好,實在難能可貴。

最失敗的當然是香港,不用付軍費,不用上繳中央,居然還嚴重財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