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全港有18,163架的士,分由九千多名車主持有,其中大約75%是新式的4座位,即是說,還有約25%是舊式的5座位。
至於的士司機,以持有的士牌或小巴牌的人口去推算,以50至59歲及60至69歲這兩個年齡組別佔最多,約佔總數七成,至於80歲以上的,也有1,673人。
換言之,的士司機老齡化,正如人口的老化,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像日前那位釀成5傷(其中2危殆)車禍的84歲司機,縱非常見,也絕不罕見。
的士司機老齡化,雖非國際慣見,也非香港獨有,像在日本,六、七十歲的司機比比皆是,不過退休年齡是在75歲,對比84歲,9年的差距其體力狀況是相差很遠很遠了。
在香港,的士司機向車主租車搵食,只要肯付車租,誰來開都可以。然而,在日本,卻是由大集團經營,司機是打工仔,公司有一定的把關,太老、太弱的不會聘請,還有乘客評分制度,評分太低的,也會炒魷魚。
再說,司機的要求也比較高,例如要參加急救培訓,學會基礎知識如心臟復甦術、止血法,以及對駕駛相關的危險駕駛等,才能開始接客。而且,車子也要求3個月一檢,車內用品的更換清洗頻度也很高。
以上這些,當然會提高了的士成本,不過,眾所周知的是,日本的士費不便宜,由老人家去當司機,反而更加禮貌,更能提供高質服務,至少超速飛車的機會比較少,也不用危險駕駛去搶客,司機的工作壓力比較低,態度自然也比較斯文。
在香港,就是低下階層,也會乘搭的士,使用率很高,不像在日本,揮手就可截到空的士。前者既然是日常用品,質素難免低下,事實上,香港的士司機的收入,大約等於是最低工資,優點是自由工,沒有老闆,摶殺者可以連踩很多個小時,增加收入,悠閒者大可以隨便開開,賺取些微收入,夠食就算。
的士司機的收入已低至最低工資,無法再低,的士收費和司機的收入沒有一點關係,只不過,車主們每隔幾年,便以此為理由,綁架政府,好讓它加價,真正的原因,是在1984年的士發動過暴動,政府也只能買他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