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筆者以「跳樓機」形容近期環球股市,相信大家未必會反對。全球疫情續惡化,美股接連熔斷,大家心情大多不太愉快。筆者一直強調有危便有機,但所謂的「機」並非投資機會,而是借大市大幅調整去了解風險承受能力。據經驗,當股市一直穩步向上(如近年美股),傾向認為屬進取型投資者,能承受股市大上大落。
事實上,在美股一直穩步上揚,往往出現大漲小回情況,令大部分人輕視自己「風險」承受能力。近日環球出現「要錢唔要貨」,所有流動資產皆成沽售對象,無差別下跌,股債金齊跌。就算持跨地域跨資產分散投資組合,亦難免大幅調整。面對身家大縮水,正正是了解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好時機。對於當前市況,不妨問問現時心情如何?能否不為所動,明白長線投資者不應輕易受短期波動影響投資策略?抑或相反,每日計算投資損失而徹夜難眠?透過評估面對大跌市反應,便可審視風險承受能力,判斷自己屬於保守、平衡或進取型。倘輾轉反側寢食難安,大概是一個保守型;倘仍在離場與否舉旗不定,或是一個平衡型投資者;倘處變不驚,放眼長線回報,可能是一個進取型投資者。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