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優先」是特朗普執政的中心思想,相信他確切地認為美國在國際貿易上受到不公平對待。(資料圖片)
踏入2025年第一季,關稅戰成為了宏觀經濟上最重要的不明朗因素,左右了各資產價格的走勢。
在1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2月1日起對大部分從加拿大和墨西哥入口商品開徵25%關稅,但經過一個周末後,特朗普又把開始課徵加拿大和墨西哥輸美商品關稅的時間延期1個月,令這幾天的美股大幅波動。到了上星期四,特朗普更開展「地圖炮」式關稅攻擊,宣布4 月起對許多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除了點名台灣在晶片貿易上對美國不公平外,歐洲、日本及韓國都被「點名」。
其中一個主流評論的說法,認為開徵關稅是特朗普的談判手段,目的是透過關稅脅迫其他國家就非法移民及芬太尼毒品等問題上出更多力,當這些問題得以舒緩後,關稅便會從輕發落。筆者不太同意此觀點,反而認為非法移民和芬太尼問題是借口,加關稅才是特朗普的目的。
「美國優先」是特朗普執政的中心思想,觀乎其言論,無論是大選前及當選後的言論,他是確切認為美國在國際貿易上受到不公平對待,而這些不公平令美國本土的就業機會流失,勞工及經濟受到損害,開徵關稅可以糾正此問題。據各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匯報的數字,2023年美國的整體平均關稅為3.3%,低於歐盟的5%、中國的7.5%和韓國的13.4%,所以特朗普的觀點,某程度上也是有根據的。
汽車進口是特朗普開刀的重心,他已表明計劃在4月2日左右公布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不過暫時未有細節,關稅幅度以及是否適用於所有進口汽車仍然是未知數。汽車銷售單價高,能拉動GDP增長,汽車製造業是資本密集行業,亦能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當中涉及的技術已非常成熟,相對於半導體產業,誘導企業回流美國設廠的成事機會高很多,所以汽車進口被重點開刀是非常合理。
有分析指汽車進口關稅將會令美國的汽車售價每輛平均增加2,650美元,新車和二手車的差價將拉闊,預料將會刺激二手車的需求。美國二手車買賣平台將會成為關稅戰下的受惠者,美國上市的二手車平台除了股王Carvana (CVNA)外,市值較小的CarGurus (CARG)及Cars.com (CARS)亦可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