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4-06-19 04:31:45
日報

劉備與織田信長

分享:
劉備與織田信長

劉備與織田信長

細看之下,原來劉備與織田信長也有共通的特質。

筆者不是要譁眾取寵,而是《三國演義》刻意將劉備描繪成一個忠厚好人,沒有把他真正的一面寫出來。正史《三國志》寫「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劉備非但不喜讀書,更是好聲色犬馬、華衣美服,可以說是個潮人,只是《三國演義》覺得與劉備的人設相差太遠,把這些內容都刪了。

有史評家指出,在劉備事業的草創階段,最需要組建自己的隊伍,可是劉備既非世家大族,又沒有錢,可以想像,他早期能吸引到的,大多是沒有正經工作,不肯老實務農的少年和小混混,故此只能靠人格魅力,以及酷似先祖劉邦的風格,再加上作為曾到洛陽留學的潮流人士的加成,來把這些人調動起來,為他效力。

至於織田信長,年輕時已是出名的「傾奇者」,喜歡奇裝異服、標奇立異,而且行為乖張,被稱為「尾張的大傻瓜」,長期飽受親人和家臣的蔑視,所以會追隨他的,除了仰慕他的作風的人之外,就只有遊手好閒的混混。不過織田信長懂得物盡其用,將這些人進一步組織起來訓練,免除他們的農活勞役,建立親衛隊「馬廻眾」,來幫他打仗。

Ad Block

值得留意的是,信長的馬廻眾重點挑選次男三男,為無法繼承家業的他們,找出一條新出路及釋放壓力的途徑。信長成為大名後的第一場戰役赤塚之戰(1552年),信長即率領其馬廻眾,討伐背叛的鳴海城城主山口教繼,雖然不分勝負,但與兵力近倍的敵軍交戰,仍能打出令人信服戰果。

歷史上著名的桶狹間之戰(1560年),擊斃敵方總大將今川義元的服部小平太與毛利新助皆是信長的馬廻眾成員。從劉備與織田信長的事例中,可看出組建能吸引年輕人,活用他們的積極性的組織的重要性。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