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一直都有聽過「一日要飲8杯水」的說法,認為多飲水就健康,但臨床上不時見到飲水會飽滯,甚至不停口乾飲水但水腫的病人。其實一日飲8杯水又是否正確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在中醫理論中,飲水後水的處理經過才可討論。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曾論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意思為當水入口後,會先經過脾胃的運化,肺的調節,膀胱的氣化等步驟,才能成為身體可用之津液(強調一點,此處所講的肺、脾、膀胱,是中醫的臟腑,而非生物學所講的器官)。若正常健康人,肺、脾、腎、膀胱運作正常,無論飲水多少,都可運化成為津液,為身體所用。但若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水運之過程,從而形成水濕、痰濕等問題。如果每日都維持這樣的狀態,則會出現一系列與水濕相關的病理表現,如咳嗽、頭暈、心悸、水腫、小便頻數或不利等。
由於每個人身體狀態不一,不應一概而論,認為每人每日飲8杯水就等於健康,尤其是已經有水濕或痰濕表現的患者,就更不應如此飲水,以免因錯誤觀念而危害健康。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敎研中心(香港仔)李顯揚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