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5780752_7W.jpg?itok=42dHlIgU×tamp=1739239021)
童童第一次求診是因為患上支氣管敏感,常常咳嗽,經治療後康復。但事隔不久,4歲的童童又來看病,其母說:「女兒依然成日咳,常常清喉嚨。」咳嗽再持續了一個月,筆者替童童重新拍肺部X光片,沒有異常,也用了不同的氣管控制藥物,惟咳嗽依然不止,並常常發出清喉嚨的聲音。
筆者跟其母深入傾談後,發現童童的咳嗽原來集中在某些時段,例如做功課時,但晚上睡覺卻不會「咳醒」,放假亦不會咳。並且得知,原來是學校屢次投訴她咳嗽嚴重,故此持續來看病。
於是筆者心中有數,再次檢查,確認她沒有受到病毒感染後,從其母口中得知更多故事,「做功課時,童童總是做極唔識!我就不斷哦佢,一哦她,她就咳得更厲害。」我懷疑童童的咳嗽行為是抽動症引起,與其壓力和焦慮有關。筆者請其母必須讓女兒放鬆,不能施加太大壓力。
常見的抽動症行為,有眨眼、藐嘴、舔唇、郁頸、點頭、縮膊、嗡鼻,以至清喉嚨或咳嗽等,這種小動作背後沒有病理原因、沒有目的,也不能完全自主控制,而4至7歲是常見的病發期。最後筆者轉介童童接受心理治療,情況仍未見好轉,病人再由筆者接手,就給童童服了一些常用於抽動症的精神科藥物。服藥一星期後開始見效,一個月後停藥,童童的抽動症亦終於痊愈。
作者為兒童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