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11-23 04:29:56
日報

了解「疲勞」

分享:
了解「疲勞」

了解「疲勞」

長期感到缺乏精力是許多人都會面對的問題,這無疑會嚴重影響生活質素。我們稱這種狀態為「疲勞」。它可能源於不同成因,正確識別原因及尋求適當醫療意見,對處理此情況大有裨益。

疲勞指身心長期感到疲憊,即使是日常簡單工作也難以完成。與一時疲勞不同,後者屬暫時性質,但「疲勞」會長期干擾正常功能,了解成因能助制訂適當治療方案。

疲勞可能源於生活模式、生理或心理因素。睡眠不足、營養不均、長期壓力及缺乏運動均可能導致。貧血、甲狀腺問題、糖尿病和抑鬱症等醫療情況,以及部分藥物的副作用,亦可能是成因之一。生理期變化如懷孕或更年期,也可能引致疲勞。

典型症狀包括長期缺乏精力、思考能力下降、體力不支,以至情緒易激,甚至簡單工作也感覺吃力。頭痛頭暈亦可能同時出現,疲勞還可能影響情緒及應付壓力的能力。

疲勞本非疾病,而是生理或心理因素可能引起的症狀。醫生會全面了解病史,及進行身體檢查和化驗,以確定潛在醫療問題、營養不足或其他成因。

治療著重改善成因及培養良好生活模式。保證足夠睡眠及休息時間,進食均衡營養飲食,定期運動,學習紓緩壓力的方法,均有助提升體力水平。如生活調整無效,應尋求醫生進一步意見。

adblk7

總括而言,正確識別疲勞成因及尋求適當醫療意見,有助診斷及處理此常見問題。培養健康生活模式同樣重要,有助有效管理疲勞,重拾身心健康。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