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喉痺,即現代醫學的慢性咽炎,以咽部不適症狀為主,咽部分泌物難咯出,故患者常乾咳或清喉嚨,部分患者兼有耳鳴、聽力减退、聲音嘶啞等症,以上症狀可在氣候環境變化或用聲過度時加重。本病病程較長,容易反覆出現,不易治愈。
此病與感受邪毒、情志或先天稟賦不足有關。本病以陰虛多見,陰虛則津虧,或陰虛致火旺,灼傷津液,或因情志不暢,致肝氣鬱結,甚或化火,以上種種令咽喉失養,發為喉痹。除陰虛外,部分患者兼見痰瘀,故治療上,一般以清熱利咽、養陰生津為主要治法,使用麥冬、玄參、桔梗、胖大海等藥,亦會因應患者情況,佐以理氣化痰、涼血袪瘀等法。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於急性咽炎發作時積極治療,以免發展成慢性咽炎;飲食避免煎炸、辛辣等物;減少煙酒,減低對黏膜的刺激;調整作息,避免熬夜;平日作適當的運動鍛鍊,增強體質;避免接觸致敏物,如粉塵、刺激性空氣和食物;避免長期用聲過度。
作者為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醫師何肇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