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7-12-19 06:00:00

夜間胃酸倒流更易損傷食道

分享:

夜間睡覺中感到胸骨後食道的位置滿悶不適、反酸、胸骨後有灼熱感、噯氣、胃部不適等,這往往是因為胃酸倒流而致。正常時,當酸性胃內容物向上反流時,食道繼發性蠕動可排空幾乎所有的反流物,殘留的部分則可被唾液中和。夜間睡眠時唾液分泌幾乎停止,食道繼發性蠕動亦罕見有發生,食道酸廓清明顯延遲,所以對食道粘膜的損害更為嚴重。

夜間胃酸倒流常與兩種情況有關:一是肝鬱日久導致肝火內生。這種病人多長期處於高壓力、易緊張、情緒不穩、抑鬱焦慮的狀態,肝臟失於疏調,鬱結化火。胃酸倒流症狀的出現和加重常常與情緒變化有關。中醫治療從疏肝、清肝入手。

另一種是氣滯血瘀。中醫講:「久病入絡」、「久病及瘀」。這一類型多見於胃酸倒流病程比較長的病人,除有頑固的胃酸倒流症狀外,睡眠也深受困擾,病人往往面暗、唇黑、舌暗,舌底靜脈迂曲。中醫治療從理氣活血入手。疾病到達氣滯血瘀的階段往往提示病邪由氣到血,病情更重,所以必須積極治療。

另外,以下幾點有助減輕夜間胃酸倒流。一、避免睡前2至3小時飽餐,遠離夜宵;第二,睡覺時保持左側臥位;第三,將床頭抬高20厘米左右;第四、避免飲咖啡、奶茶。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作者為浸大中醫藥學院講師馬劍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