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減少家居剩餘藥物?
大家在新年前執拾家居時也許會發現一些過期藥物。這些過期藥物應該如何處理呢?
由於香港並沒有一個中央系統處理家居藥餘,坊間的建議就是將這些藥物包好,然後當成固體垃圾處理。至於大型的醫療機構則會安排藥物送去作化學廢物處理。然而,不適當處理藥物,例如將藥物傾倒於污水系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最近的研究發現,香港的河流中存在抗生素和糖尿病藥物的殘留物,這些殘留物最終可能會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即使過往某些連鎖藥房和非牟利機構進行過藥物回收計劃,令這些藥物可被妥善處理,但因為藥物不可回收再使用,最後也是浪費了本身應有的效用。
那麼我們可以源頭減「廢」嗎?大部分患有長期病患的病人家中總會有多餘的藥物,這可能是因為有需要時服用的藥物並沒有完全服用,或者覆診後轉了藥,舊的藥物已經不再需要。市民在看醫生前,可以先了解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再取藥,如果家中已有足夠的藥物,可以避免重複取藥,減少浪費。
另外,將配藥周期縮短也可以減少因病情變化或藥物更換而產生的藥物浪費。每次取短期藥物不僅可以獲得較新的藥物,還能將因轉藥而多出藥物的機會減到最低。
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保護環境,還能減少公共資源的浪費。希望大家可以減少家中多餘藥物的產生,從源頭減少藥物浪費,共同為環保出一分力。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譚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