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醫院的場景提起流淚,大家都可能會想起悲傷與離別,但快樂、人與人間的關顧也可以令人流淚。心心和玲玲是兒童及青少年科病房的病人,為了讓她們有機會走出病房親親大自然,醫院及義工隊特別為她們安排了一次戶外活動,帶她們與家人到屯門醫院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共建農圃,參加園藝和康樂活動。
先說說這個義工隊,成員包括中風康復者、照顧者、長者及婦女組成,大家同樣曾經面對疾病帶來的逆境,所以他們很了解病人的需要。義工原本安排用眼睛作植物配對,但由於心心是一位視障人士,而玲玲是一位智障人士,義工們得知後立即「變陣」,決定讓她們用手去觸摸由農圃採摘回來的植物,然後義工們帶領她們往農圃和介紹農圃內的植物,她們細心地為植物澆水及收割有機蔬菜。平凡人平凡事,在她們身上卻有非凡意義,我見到她們以綻放的笑容。
不要輕視照顧者肩膀上的壓力,日夜照顧會令人疲憊。心心和玲玲的媽媽在活動期間,看到兩人久違了的笑容,總算可以暫時舒一口氣放下重擔,不自覺地用手機幫囡囡記錄這令人愜意的一刻。在公立醫院工作生離死別多,但我見到更多的是滿滿的心意與同理心。病人不一定需要時時刻刻的照顧,但相聚一刻身邊人的支持往往是他們最需要的藥。
(醫管局感人故事系列之一)
作者為屯門醫院社區服務中心助理社會工作主任吳燕卿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