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人工智能(AI)是醫療發展的大趨勢,醫院管理局在普通科門診及急症室引入AI技術篩查胸肺X光片,系統會自動識別病人的肺片。如出現陰影或花白,急症室的人工智能系統會發出紅色警示,而普通科門診的人工智能系統會優先排序,協助醫生篩查肺部病變及高危病人。醫管局會陸續將該技術應用至鼻胃喉安插的X光片檢查,預計明年4月起再擴展至髖關節X光片檢查。
新界西醫院聯網急症科顧問醫生雷俊達指出,每10個急症室病人當中,大約有兩至三個需要照肺部X光片,而AI系統今年1月至11月已在全港18間公院急症室分析了超過66萬張肺片。雷俊達指出,「今年4月1日至10日於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曾有920個病人照肺部X光片,當中174個個案被AI標示為需關注,經主診醫生即時再三檢查後,證實當中有27個個案肺部呈陰影,其中4個疑似為癌症個案,需再作進一步詳細檢查。」
醫管局高級醫療信息經理陳嘉賢指出,急症病人向醫生描述的病徵有時候會出現「感知落差」,所描述的可能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加上急症室醫生需在短時間內診斷,若有AI系統協助有如「多一對眼」多一重保險。
未來專科門診亦會引入相關AI技術,10月底已於瑪嘉烈醫院試行,日後會擴展至其他醫院。另外,局方亦正將AI篩查技術拓展至髖關節及俗稱胃喉的鼻胃管定位X光。陳嘉賢指出,「每逢冬季服務高峰期均出現不少長者跌倒致骨裂骨折個案,加上患慢性病長者或需插胃喉進食,料不少長者可受惠於新技術。」
急症室引入AI系統 分析胸肺X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