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正是香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家庭醫生經常要和病人和家屬傾談病況,我發現手足口病是其中一個常常令人發生誤解的疾病。

每次告訴成人患者染上手足口病,他們都必定會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很多人以為手足口病是兒童專有的病,其實成人一樣可以中招。之所以兒童會比較容易受到感染,是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並不是飛沫(因為患者通常不會咳嗽),而是直接接觸病人鼻子或喉嚨的分泌物、唾液、手腳穿破了的水疱、糞便,或一些受病毒污染的物件。這在兒童的生活方式中比較容易發生,而且因為病毒的傳播能力非常強,一個小朋友中招,很快便惹到全幼稚園中招,然後被報道出來,才給了大家一個只有兒童才會染病的印象。
「醫生,請問引發手足口病的是甚麼菌?」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乃是腸病毒,不是細菌,所以並沒有特效藥可以醫治,亦不必吃抗生素,只是等時間過去病人自動痊愈。之所以叫做「腸病毒」,是因為病毒寄生在人類腸道之中,但牠卻不如其名,極少引致腸道病徵。雖然患者通常不會肚瀉,但是如廁後仍要用稀釋過的漂白水處理廁缸,因為病毒在患者痊愈後數星期仍可以經由糞便排放。
通常香港醫生都會囑咐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戒凍食和冷飲,以免令咳嗽等氣管病徵惡化。不過手足口病患者倒不妨在發病期間吃乳酪或雪糕,因為口中特別是軟齶上的疱子可能頗為疼痛,令病人感到吞咽困難,微冷的食物反而可以紓緩不適,幫助他們快快度過發病期。
作者為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