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一半抑鬱症患者在接受一般藥物治療後,情緒或有提升,但仍然出現各種症狀,如沒有生活動力、出現睡眠問題等,彷彿只是「好咗一半」,醫學上稱為「頑治抑鬱」。患者或仍然沒有動力,工作能力、魄力也難以回復過往水平,幸而,醫學界近年引入了「加強治療」方案,可更有效改善病情,為患者帶來治療的新希望。本地研究推算,香港現時約有40至50萬名抑鬱症患者,當中約一半個案屬於「頑治抑鬱」。不論個案病情屬於輕度或嚴重,若患者在服用一種抗抑鬱藥物約6個月後,其抑鬱病徵仍未有明顯改善,醫生都會界定為「頑治抑鬱」個案處理。當中原因包括患者身體對藥物的反應未如理想、藥物引起的副作用、患者用藥依從性不足等。
這些患者用藥後,或有一些改善,一般是情緒改善了,但卻又未能回復昔日開朗,而且仍然有許多症狀,如無法像昔日般對工作抱有衝勁,又或對舊日喜愛的玩意如運動仍提不起興趣,好像只是「好一半」。對於需要高度精力、集中力的人士,這個情況,當然不甚理想。
面對這些個案,近年有一些新藥物可以幫助患者,部分患者更可以利用儀器刺激腦部,改善病情。患者的日常及工作需要各有不同,因此應跟醫生商討,制訂最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