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02-02 06:00:00

焦慮到「感冒」? 藥物與心理治療有效除病

分享:

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患過感冒,你又有否試過出現感冒症狀,但請假半天稍作休息便康復?那就要留意是否焦慮症作怪了!它不但影響情緒,更會誘使痛症和生理不適的出現,但只要適當服藥和接受心理治療,身體不適和焦慮緊張的情緒都能慢慢解除,不過,日後亦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才可長久維持身心健康。


早前一位年輕女生就如上所述,因奇怪的「感冒」前來求診,她的工作不時需處理突發而急趕的情況,壓力頗大,而她往往在這些日子出現發燒、頭痛、全身肌肉痛的症狀,甚似感冒,但請病假休息半天便沒事,如是者重複數次,經朋友提醒是否過於緊張所致才求診,評估後便發現她患有廣泛性焦慮症。


這位女生的情況在本港可謂比比皆是,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無論成人還是小孩,都一樣被壓力包圍。若沒有及時減壓,腦內分泌就會失衡,令人產生焦慮、緊張、過分擔心的情緒問題,身體亦會發出不同訊號以應付大腦想像出來的危險和擔憂,身體上下會因而出現不同痛症、心跳加速、肌肉繃緊等症狀。


要解除由焦慮症所引起的身體不適,就要從源頭入手,而調整腦內分泌的藥物就是最常用的治療,當藥物幫助調整分泌物後,患者的情緒已有明顯的改善,再配合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靜觀治療,輔助患者學習放鬆、遠離緊張情緒,病情改善就會更理想和快速。
但長遠而言,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及時減壓如發掘興趣、閒時消遣等,才是長遠保障身心健康重要的一環,亦是所有繁忙的香港人需要一同學習的部分。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