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論論盡盡,發育比同齡兒童相差很遠,平衡力欠佳、運動能力差,又或是寫字過慢?那可能是患上發展性協調障礙(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患者因大肌運動功能(如自行上落樓梯)和小肌運動功能(如書寫)出現協調問題,以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學習表現。

醫學界近數十年開始關注發展性協調障礙的病徵,並相信它跟腦部發育及中央神經系統有關,惟確實病因未明,而港大醫學院也正進行動作協調障礙與肌肉神經關係的相關研究。由於病因未明,醫生主要依靠兒童的臨床表現作評估。如家長懷疑子女有相關病徵,可經由專業人士(如醫生、心理學家)或醫院轉介往衛生署轄下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進行評估。
如果孩子被確診患上發展性協調障礙,醫生會根據情況安排他們接受合適的物理治療訓練。據港大醫學院的研究顯示,由於大腦具可塑性,重複做專為此症而設計的物理治療運動,有助改善身體平衡力及肌肉力量。相關運動可參考名為FMPT的手機應用程式,市民可免費下載。
也有家長會誤以為孩子的內八字腳是大小肌肉不協調造成,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關連。八字腳主要是下肢排列正位出現問題,才會走路不穩,予人論盡的感覺。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兼註冊物理治療師方少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