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3-23 12:30:00

肺癆本地仍常見 預防不鬆懈

分享:
咳嗽

別以為俗稱肺癆的肺結核只是會在舊粵語片出現的情節,其實直至近幾年,本港每年也有約四千宗病例。雖然自卡介苗的普及和治療方案的改進,染病及因病死亡的個案比半世紀前過萬宗已大幅減少,惟此病是傳播率高的細菌性感染疾病,免疫力較差人士仍屬高危,不能掉以輕心。趁324日世界防癆日,是時候再來認識這個病。

肺結核是由空氣傳播的結核桿菌所引起,帶菌者打噴嚏、咳嗽、或開口高談闊論,均足以將帶菌微粒在空氣中廣泛散播起來,故免疫力不足者,即使已接種卡介苗,也不能百分百保障免受感染。肺結核在本地是需要呈報的疾病,而香港仍被列入高發病地區,所以港人赴及海外,很多時需要提供結核病檢查證明才能入境。

肺結核症狀是甚麼?

咳嗽、咳血、發燒、體重下降及夜汗等是肺結核的常見症狀,但並非所有接觸到結核桿菌的人都會出現症狀,大約一成人染病後會發病,惟發病時間可能是感染後數星期以至數以年計之後。除了可引起肺病外,結核菌也可入侵淋巴結、腎、腦、骨、心臟及腸道等器官。

時至今日,不少人對肺結核仍存在誤解,例如以為患病就要入院接受隔離治療,又或以為病徵消失便可以停止治療等。其實,現時肺結核治療以抗生素治療十分有效,大部分人在服藥期間病情受到控制,可以如常生活和工作。

adblk7

只是肺結核抗生素療程為期6個月,為免病人自行停藥,故現在會採取「全監督治療」,病人毋須入院,但服用每劑藥物時都需要在醫護人員監督下進行,確保病人正確服藥,避免他們因為病情好轉就自行停藥。胡亂停止療程不但可能會令病情復發,更可能令病菌產生抗藥性,屆時療程便可能需要延長至9個月至兩年不等。

縱使如此,預防肺結核感染仍十分重要,因為染病或會令肺部組織受損,可引致急性氣胸、肺炎及支氣管擴張等併發症,或致肺功能永久受損。除了接種疫苗之外,保持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不煙不酒、恆常運動等,有助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而做好個人衞生措施亦有助減低染病風險。若出現懷疑症狀,應及早求醫,以避免病情惡化,傳播他人。

作者為香港港安醫院-荃灣呼吸系統科顧問醫生廖頌雅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呼吸系統科顧問醫生廖頌雅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呼吸系統科顧問醫生廖頌雅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