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確診患腦腫瘤時,一定難以接受,治療亦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對腫瘤進行病理分析及測試,確定腫瘤的性質,然後才能決定採取哪些措施,令腫瘤消失及紓緩病人的症狀。手術是常用的腦腫瘤治療手段,但病人是否適合採用有三個考慮。
第一是病情的迫切性,如腫瘤比較大、對腦部造成壓力或引起水腫、出現其他併發症如腦積水,又或者懷疑病人所患為惡性腫瘤且生長速度快,便需要盡快做手術。第二就是病人的體質能否承受一次腦科手術,例如病人是否有長期病患,手術的範圍、幅度及所需時間。第三則是評估用哪一種手術方法,才能將對腦部正常組織的傷害減至最少,又可以切除最多的腫瘤。
很多人也會偏好接受微創手術,因為創傷較小,復原較快,但從醫生的角度而言,腦科手術最重要是「安全」,微創手術期間若有出血情況,未必能夠於短時間內擴大手術範圍及安全地止血,因此事前需要小心衡量風險,尤其是很多針對良性腫瘤的腦科手術設備,均非以微創手術而設計。不過,亦有一些特定腫瘤適合採用微創手術進行,例如腦下垂體瘤、顱底的硬膜瘤等,便可以利用內窺鏡從鼻腔黏膜進入顱底進行切除。
醫生在制訂治療計劃時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必須要兼顧病情需要和病人意願,在安全為首要的情況下做足準備工夫。至於能否完全切除腫瘤亦要視乎腫瘤的性質,以及與正常組織的關係而定,有時為了確保手術的安全性,醫生未必可以百分百切除所有腫瘤組織。
在醫療科技不斷進步下,手術已不是唯一能夠消除腦腫瘤的方法,亦有其他方法可以有效治療。下回再講。
作者為神經外科專科醫生熊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