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4-03-08 04:30:42
日報

過分追求完美可成情緒病誘因?

分享:
情緒病

過分追求完美可成情緒病誘因?

Johnson(化名)畢業後在銀行工作,因工作勤奮,早前被擢升為主管。開心之餘,他卻發現新職位要兼顧的範疇愈來愈多,承受的壓力也愈來愈大。事事希望要求完美的他,即使每天加班至夜深,堆積如山的文件仍有增無減;Johnson本來鬥志高昂,卻發覺自己逐漸厭倦工作,無論身邊人如何安慰,低落的情緒仍好不起來,晚上無法入睡,更覺失去動力。

在女友好言相勸後,他終下定決心向精神科醫生求診,得出的結果是患上抑鬱症。「醫生,我只是想把工作做好,難道追求完美也是錯?」沮喪的Johnson問。

adblk6

在醫生的角度來看,追求完美是一種性格表現,並無對錯之分;可是,若事事也強迫自己做到「零瑕疵」,持續的精神壓力,令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水平失衡,令大腦調節情緒的功能受干擾,就會出現抑鬱病徵。

抑鬱症可按患者的病徵及嚴重程度,分為重度抑鬱、輕度抑鬱及躁狂抑鬱等,患者會像Johnson般,情緒長期低落、對日常嗜好失去興趣、經常失眠、容易疲倦及失去動力等。

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因及嚴重性等,安排不同的治療模式,當中包括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嚴重者可能需要腦電盪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或腦磁激治療(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腦磁激治療以刺激腦部為目的,由於它只是利用高頻磁力,毋須麻醉,也不會損害腦部神經,沒有失憶的副作用。相比起腦電盪(8至12次),其治療次數較多(20至40次),有效率也稍低(約為70%),但權衡利弊後,好處仍多於缺點,尤其是腦磁激起效只需一星期,比藥物需三星期才起效快得多。

當然,部分個案仍須配合藥物,以獲得理想療效,而腦內有金屬、心臟起搏器或有腦癎症病史的患者,也須慎用。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