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61671010_Kd.jpg?itok=wnmW7mbd×tamp=1739353519)
老花並非眼疾,而是隨著年紀增長,眼睛機能衰退的自然現象,無論本身有沒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都會出現老花,基本上「人人有份」。眼睛好像一部相機,需要調校焦距才能看清遠和近的景物,晶狀體具有高達1,000度的自動變焦功能,並由周邊的睫狀肌控制,當我們看近物時,睫狀肌會收縮,增加晶狀體的弧度,從而增強屈光力,把影像聚焦至視網膜上。年輕時,肌肉和晶體的彈性良好,無論看遠景或近景都能瞬間對焦,但到中年,晶狀體逐漸硬化,睫狀肌也因老化而失去彈性,令晶體的變焦功能衰退,失去調節焦點的能力,以致看近物時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後而非視網膜上,產生模糊的影像。除了退化這個因素外,錯誤使用散瞳眼藥水或阿托品眼藥水,以及眼壓偏高都可導致老花症狀。
雖說是「老」花,但其實一般人約在40歲左右就會開始出現老花徵狀,然後每5年加深約50至100度,到60歲左右開始穩定下來。一般人的老花度數約為275至300度,小部分人會達到400度左右。若同時患有老花及遠視,眼鏡的度數可能就會超過400度。很多人誤以為有近視,就不會有老花,其實不然。有近視的人亦會患上老花,但在光學上原理上,近視度數可以抵銷部分老花度數,所以有近視的人,老花的徵狀會較遲出現。
一般來說,老花最常見徵狀是看近的景物時模糊不清,特別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更加嚴重,另外閱讀細字時會出現困難,需將閱讀物放在眼前遠一些的地方才能看清楚。由於晶狀體變焦遲緩,有老花的人當把焦點大幅轉移時,影像會暫時變得模糊,需要等待一會兒時間調整焦距,才能重拾清晰影像,其他老花的徵狀還包括: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後容易出現眼晴疲倦、眉心緊、甚至頭痛。下期續談減輕老花的小貼士和治療老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