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間盤突出是指頸部的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突出或脫出椎管內,從而壓迫神經根(或/和脊髓)引起頸肩背上肢的痠痛、麻木、乏力,有的會引起頭痛、眩暈、心慌、胸悶,嚴重的會發生高位截癱等病症。
臨床上引起頸椎間盤突出常見的原因有外傷、慢性勞損、感受風寒等因素。外力打擊或頸部用力不當會損傷頸部,有的會引起頸椎間盤突出;慢性勞損多見於長期保持頸部固定姿勢的人,如長期使用電腦、經常低頭玩手機、長期駕駛汽車,由於長時間頸部保持一個姿勢容易造成頸部靜力性損傷,有的可以引起頸椎間盤突出;風寒長時間侵襲頸部肌肉痙攣,也可能引起頸椎間盤突出。
針刺運動療法治療頸椎間盤突出就是採用針刺、推拿和病人主動運動相結合的方法作治療。針刺是使用針灸針,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取特定的穴位作針刺,具體穴位需要結合病人的病因,通過經絡辨證和病因辨證相結合選穴,常用穴位有風池、天柱、新設、大椎、肩中俞、肩井、天宗、曲池、外關、三間、中渚、後溪等。推拿治療採用合適的手法疏通相應的經絡、經筋等,使其經絡通暢,氣血調和。主動運動則因人而異,避免頸部過多運動造成進一步損傷,多主張通過肩胛和上肢的運動帶動頸部氣血循環,從而疏通頸部氣血,以利於頸椎間盤突出的修復。
一般來說,頸椎間盤突出即使經過治療症狀緩解,平時也要多加注意,適當運動,避免反覆發作。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周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