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膝痛原因
與腰痛相同,膝痛成為許多人煩惱的主因。如果你想要解決膝痛問題,請先回想自己在甚麼狀況下容易出現膝痛症狀。
導致膝痛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體重負擔過大、膝蓋周圍的肌肉動作複雜、容易受到臀部及腳部影響。
肌力是肌肉收縮與移動骨頭的力量,特別是膝蓋關節在構造上,如果其周圍的肌肉變弱,便會對膝蓋骨及膝關節造成負擔。那麼,膝蓋周圍的肌肉需要多少肌力呢?下半身肌肉必須對抗重力與支撐體重。「上下樓梯」時的力量,會在瞬間造成膝蓋需承受2倍或3倍體重力量的衝擊,所以,大腿前面的肌肉(股四頭肌)肌力非常重要。肌力必須配合體重而增加與發展,減重對於改善膝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其他日常活動對膝蓋也會造成壓力。
① 提重物:這個動作會直接增加膝關節的負擔;
② 穿硬底的鞋子(皮鞋或高跟鞋等):步行時著地的衝擊力量直接傳送到膝關節;
③ 急忙地跑下樓梯或下坡:下坡與下樓梯時比在平地行走時多出幾倍的衝擊力量,大腿骨向前偏離的壓力也會變大;
④ 扭動膝蓋:膝蓋在微彎狀態下左右扭動膝蓋會對半月板與韌帶造成壓力;
⑤ 身體冰冷:身體一旦冰冷的話,血液循環就會變差,在關節內的疲勞物質就會滯留,使得受傷的部位不易痊愈。另外,肌肉的柔軟度也會降低及容易變硬導致惡性循環;
⑥ 正坐:這動作會導致膝關節彎曲到極限狀態,同時又加上體重負擔,一旦長時間維持這個姿勢,會使血液無法流至肌肉造成麻痺。這對下肢肌肉來說是一種非常惡劣的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