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物中減少鹽分攝取是大勢所趨,由世界衛生組織,至本港的食物安全中心。究竟如何「減鹽」?由個人蔓延至食品生產商,甚至由政府訂定法例?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不如先從認識鹽分開始:
鈉不等於鹽
鈉是一種人體必須的礦物質,主要功能是調節血壓和體內水分平衡,也負責協調神經及肌肉的運作。跟其他營養素一樣,不是愈多愈好。鈉基本存在於多種食物中,不過以人類來說,我們攝取鈉的主要來源是鹽。鹽的化學結構為鈉和氯,每克鹽含約400毫克鈉及600毫克氯。
海鹽不一定較健康
近年愈來愈流行海鹽、岩鹽等,有些牌子甚至以健康作招徠。其實無論用甚麼方法來採鹽,鹽的化學結構都一樣。或許海鹽、岩鹽較粗粒,以同等容量來比較重量較輕,因而令鈉的攝取量減少;但以同等重量來計,鈉含量一樣。
不加鹽不代表無鹽
很多人認為只要在進餐時,不額外加鹽便等於控制鈉的攝取。原來當的們進食加工食物時,已不知不覺吃下了不少鈉。事實上,鹽一向有防腐的作用,從古至今人類都以鹽來醃製食物以延長保質期。(下期繼續)
作者為香港營養學會執行委員李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