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4-12-20 04:30:20
日報

E神還需心藥醫

分享:

有「浸大E神」之稱的元祖級𡃁模楊焉(前名楊梓瑤),最近戴住頸箍拍YouTube片哭訴,之前在餐廳內酒後興起玩引體上升失手,頭撞水吧搞到兩節頸椎移位,差點癱瘓,更話這個行為魯莽又愚蠢,隨時令她要瑜伽導師生涯告終。

影片迅速引起網民和傳媒的關注,但後續輿論走向似乎令楊焉大感不滿,她好快便在限時動態向傳媒開火:「其實你哋冇新聞,可以搵返你哋圈嘅人,真心我絕對唔需要靠你哋做宣傳,我亦唔需要做宣傳,走咗十世,仲要消費我,我係咪要收返錢呢?」

這番話引人深思:傳媒是否真的「消費」了她?她所謂的「離開娛樂圈」,又是否言之成理?

如果這次事件是傳媒生安白造,那麼楊焉就肯定沒有鬧錯人。可是,影片是她親自拍攝並公開,報道內容不但沒有斷章取義,更沒有扭曲事實,就算用了「樂極生悲」等字眼,這些描述與她影片中的自述並無衝突,也符合她警醒網民的本意。更重要的是,楊焉「浸大E神」的身份賦予了事件新聞價值。阿豬阿狗自爆玩引體上升受傷,未必會成為新聞,就是她的知名度,才令事件有報道價值。
 

adblk7
楊焉

E神還需心藥醫

當她選擇將影片公開,就應該清楚自自然然會有人討論這件事,這種邏輯談不上是「消費」。批評傳媒「消費」她,其實忽略了自己選擇主動站上舞台的事實。當然,她也可以堅持認為報道是「消費」,但如此一來,就如黃子華所言:「向你解釋就叫鄙視你,問你攞貼士即係打劫你。」

楊焉強調自己「走咗十世」,試圖劃清與娛樂圈的界線。的確,楊焉已多年未參演影視作品,也沒有推出新寫真集,肯定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藝人,但她長年經營YouTube和Instagram,將自己「自媒體化」、「KOL化」或「YouTuber化」,就像其他內容創作者一樣,生活離不開公眾視野。此次的受傷事件,正正就是她這個身份的體現,當她選擇在YouTube分享受傷經歷,就等於擁抱這個身份。一邊說自己不需要宣傳,一邊又在平台上經營形象兼推廣課程,實在難以自洽。她所謂的「離開娛樂圈」,其實只是換了一個舞台,輿論的焦點從幕前轉到社交媒體,但始終沒有完全脫離公眾。

這件事讓人看到一個矛盾:公眾人物希望分享自己生活,但當關注的結果不如人意時,卻將責任推給傳媒。這反映出楊焉對輿論世界的理解有誤,她本應可以透過傳媒報道,進一步展示她面對困難的堅強態度,但她這樣情緒化「反擊」,就只會將自己擺在傳媒的對立面。與其指責,不如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掌控話題,引導輿論聚焦在有意義的地方,學識如何冷靜地講好自己故事,是她需要面對的另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