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千雪是超級盧巧音
對於朱千雪,我好像從來也存在一份惋惜。
2012年的香港小姐,我已經不再似追看譚小環VS李綺紅的著迷,沒有親眼目擊朱千雪明明贏冠軍硬生生被貶成季軍的經過。只知道由於伺服器故障,說好的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選港姐,隨隨便便變成評判說了算。於是,在坊間受歡迎程度一枝獨秀的朱千雪,竟然因為科技原因大熱倒灶。兒戲程度一如英超的VAR。或者,情況已經不算最壞,至少,入到閘。
如果選美的目標是贏冠軍,就算會被嘲笑為怨婦,也應該盡量申請重賽,至少投訴,希望掌權者能夠加以改善。爭取公義的漫漫長路就是如此鋪設出來。如果選美的目標只為入行當明星,當然忍氣吞聲。翌年,朱千雪已經參演電視劇,佔戲甚重,再過多幾年,拍出代表作《EU超時任務》,女主角,前途無限,發展遠遠拋離同屆冠軍張名雅,或亞軍黃心穎。
一般來說,就是繼續在電視台排隊,等到有朝一日,做到個甚麼視后,才算圓滿,才好去考慮談婚論嫁,跳草裙舞或轉行或收山。朱千雪居然選擇放長假,走去讀碩士讀博士,最後索性離巢。對我這種凡夫俗子來說,不是很浪費嗎?
當然,有明星不做,朱千雪是去做大律師,做講師,不是跑去做叫人躝的保安人員,社會地位肯定沒有下跌。只是,最近看過以史泰龍作主角的記錄片《史泰龍:不只是傳奇》,堂堂在八十年代雄霸全球影圈的動作片天王巨星,來到今天年紀,竟然仍然戀棧得到陌生觀眾的支持和愛護。做明星,那份虛榮感,很容易上癮,不是賺了幾多身家,或者嫁給一個甚麼好老公,可以取代得到。
客觀分析,以朱千雪一流的觀眾緣,當年的受歡迎程度,得到的發揮機會,對手的實力,要在電視台獲得進一步的成績,應該不是需要花費十年八年才有望成功的賭博。目的地近在眼前,為何不肯給多一點時間與耐性呢?看到盧巧音最近的舉動,突然有點覺悟。


話說,盧巧音最近高調地清空一大堆樂壇頒獎禮獎座。曾幾何時,是大大小小歌手爭崩頭的獎項,歌曲受歡迎不夠,還要唱片公司宣傳人員出盡全力爭取,還要跟話事人關係良好……好像是一個歌手在職業生涯成功與否的象徵,沒有贏過便沒有被認同過。真的嗎?
人類對獎項的渴求和執迷,有時不知是自己給自己的目標,還是外間強加下來的迷藥。就算明知道做得出色不代表受歡迎,受歡迎不代表討到評審歡心,討到評審歡心不代表獎項表面上的意義。還是有種獎項已袋理鬼得你的迷思。就似返回2012年的香港小姐,給你拿到個冠軍,除了可以用來自欺欺人,究竟還有甚麼價值?
或者,朱千雪就是早早受過類似的磨練,太清楚所謂的獎項,大部分也只是公司春茗的最佳員工獎,表面上公平公正,實際上一切由老闆話事。世界給了一個錯覺,尤其現時流行的選秀節目,催眠到大家以為一定要做些事出來給人看到給人肯定,才算追夢才算不枉此生。或者存在另外選擇的。朱千雪可能比盧巧音先行了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