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霆鋒暫別大陸的廚師角色,以歌手身份回歸香港,立即引起市面上一片哄動。經典金曲《活著VIVA》原來已是2000年的出品,擁有超過十年歷史的回憶,果然最好賣。難得謝老闆不只拿出舊歌便跑去開必定大爆的紅館演唱會,居然還願意花費精力推出粵語新曲,誠意可嘉。
翻一翻檔案,謝霆鋒於2002年因身陷官司以致樂壇成績大不如前,半被迫下轉攻影圈發展。其實似倒模鄭中基的舊路。鄭中基於2000年發生機艙醉酒鬧事事件,歌唱事業因此轉走下坡,反而被發掘出喜劇天分,其後改以拍戲為主,只斷斷續續推出新歌。真真正正的大熱作,仍然要數到2005年的《無賴》。剛好又是超過十年,難怪先前在香港推出演唱會,輕易牽動聽眾的集體回憶。
這是一個回憶最值錢的年代。有一定年資的當紅歌手,大概只剩下李克勤還會定時定候樂此不疲不屈不撓地製作新的廣東歌推出新的專輯,連後幾輩的容祖兒張敬軒也小休了。想鄭中基推出新歌?有很大的難度。尤其他近年常常暴龍哥上身,似《龍咁威2003》,一路瘋狂搞笑,一路柔情似水獻唱主題曲《我代你哭》,畢竟可一不可再。港產片《大樂師.為愛配樂》講述聽力極敏銳而歌喉上佳的綁匪,拐帶了隱世美女作曲家,朝夕相對下日久生情,義務當上對方的主音,出戰歌曲創作大賽。在近年的港產片中,是罕見的文藝小品。劇情開宗明義需要鄭中基大開金口,也找來金培達為電影配樂及創作舉足輕重的主題曲,應該滿足到對鄭中基新歌非常飢餓的觀眾。美中不足是難能可貴的新作《沒聽過的歌》,居然不是廣東歌。
明明電影中的角色,個個也是地道香港人,說的母語明顯是粵語,點解寫了旋律之後,會填上國語歌詞呢?硬要找個理由去解釋,當然有,例如廣東歌詞太難填,少女作曲家搞唔掂,退而求其次轉用國語發音,就相當合情合理。不過,難得有齣電影,由頭到尾也用廣東語對白,到高潮時,理應將觀眾情緒推到最高峰之際,卻出現幾分鐘國語,歌再動聽,也難免有點可惜。鄭中基說好希望可以憑本片奪得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以現今香港電影的產量,機會當然高唱入雲。只可惜《沒聽過的歌》永遠不會似去年的《沙燕之歌》,能夠以本土廣東歌身份,擊敗一眾英語歌或國語歌,為香港小市民打打氣,也為十多年前的《無賴》成功復仇。想當年,大熱的《無賴》原來是《龍咁威2之皇母娘娘呢》的主題曲,在樂壇頒獎禮大殺四方,在電影頒獎禮卻敗了給金培達作曲的國語歌《如果愛》。那一年,最佳電影是《黑社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