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12-27 11:30:00

微塑膠──隱形的禍害

分享:

美國及歐洲等多個國家平均達83%的食水樣本首次驗出微塑膠,令全球震驚。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香港,環保團體進一步揭發微塑膠問題嚴重,已引發海洋生態災難,市民食用受污染的海產,會對健康造成長遠而嚴重的影響。

歸根究底,製造商的生產及銷售模式正是造成微塑膠問題的元兇,他們為了降低成本及增加銷量,紛紛改用方便及用完即棄的塑膠包裝。

微塑膠百害而無一利,去年多間企業逐步停售含有微塑膠的個人護理產品。美國、英國、加拿大、台灣、韓國等地政府已相繼立法逐步禁售含微塑膠的產品。

adblk6

香港政府在這方面的反應緩慢,我認為政府應盡快推動生產者責任模式,鼓勵製造商主動負起社會責任,積極回收及循環再用塑膠包裝材料。同時提升回收業產業鏈的技術水平,減少送往堆填區的廢塑膠數量,發展綠色經濟。

另一方面,市民需提高環保意識及改變消費習慣,拒絕購買含有微塑膠的產品。三管齊下,才能紓解微塑膠帶來的禍害。

 

作者簡介:

廖子聰(Michael Liu ),新民黨青委員副主席(會員)。白天是上班一族,是金融從業員,下班後參與義工和社區工作,晚上是一名夜睡強迫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