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12495120_rH.jpg?itok=3hQPS97b×tamp=1739297878)
我們從小到大都被「凡事追求100分」的價值觀薰陶,但長大成人之後,慢慢了解到追求完美的代價是巨大的。現實中絕大多數情況下,完美只是一個方向、一個夢想。甚至是一個幻想。
世上真有完美的東西嗎?我不相信會有。所謂完美,只是在某一個價值觀之下的標準,換一個價值觀,換一個角度,「完美」的東西可能又變得不完美。
這樣說可能有點空洞,讓我舉一個例子吧。
小朋友要在默書中取得90分,可能只需要2個小時的溫習;但要取得「完美」的100分,那便可能便需要4小時在家反覆温習。
能夠取得100分當然好,但如果用那額外的兩小時去學其他東西,又或到公園玩耍,小孩子卻可獲取更闊更廣的知識和技能,身心發展更平衡。小朋友的成長講求平衡全面,如果只著側重於分數上的成績,卻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發展,那麼這考試100分的學生又能夠說是「完美」嗎?
另一方面,要守住完美也是一種包袱,一種壓力。久守必失,要是有一次默書只取得99分,哪怕這只是差別些微的1分,已經是失守,是「完美」與「不完美」的重大分野。
反之,如果每次默書也是90多分呢?那1分的差別,卻又變得微不足道。與其花不成比例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所謂的「完美」,倒不如凡事只追求90分。當一個科目取得90分之後,便把時間用於其他科目上,再進而在社交、興趣等方面追求90分。
當然,小朋友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在追求更多樣化學習的同時,也別忘記:在快樂成長這方面取得90分,比其他方面都來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