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2-07 04:30:57
日報

福利與營商應界線分明 2元優惠轉移勢增車費

分享:
730社論

730社論|福利與營商應界線分明 2元優惠轉移勢增車費

香港政府面對財赤,各方十分擔憂,紛紛表達不同建議。其中長者2元乘車優惠因涉及市民大眾,成為城中其中一個討論焦點。近日更有團體建議削減這優惠的公帑補貼,轉移由相關交通承辦商負責。這建議混淆了社會福利和自負盈虧的商業運作,一旦落實,現時經營已相當困難的交通工具會面臨虧損,最終導致加價才能持續營運 ,即是將成本轉嫁到全港市民的交通開支上。

早在2元乘車優惠推出之前,大部分公共交通營辦商已自行向65歲以上長者提供半價乘車優惠,盡顯社會責任,有關優惠是按照不同企業自身的財政狀況作判斷,並沒有受到政府強制壓力。而政府向65歲或以上長者推出2元乘車優惠後,透過公共交通營辦商向受惠人士只補貼2元以外餘下的半價車資,即營辦商實際上也繼續自行對長者提供優惠。後來,政府將2元乘車優惠擴展至60至64歲人士,所提供的補貼是這批人士所付2元以外的全價車資。現時,居然有聲音要求這部分由營辦商承擔,值得令人深思。

香港過去奉行小政府、大市場公共行政策略,能夠讓市場自負盈虧運作的公共服務,政府盡量不沾手。就以公共交通為例,除了港鐵因為發展資金巨大,政府持有大部分股份便利城市建設,其他公共交通承辦商並沒有得到政府直接補貼,還要滿足政府部門提出的各種牌照規例。以公共小巴為例,除了車輛型號要政府批准,行駛路線也有嚴格限制,多走一條街,方便長者下車也不容許。

英國前保守黨政府於2022年實施巴士票價上限,每條路線最多收費2英鎊,餘額由政府補貼,以減輕民眾生活壓力。但這樣補貼開支巨大,工黨上台後,於今年上調五成到3英鎊(約30港元)。香港的巴士收費比全球絕大部分的大都會都要便宜,原因是市場規律運作的巴士公司靈活變通,增加營運效益,開拓商業收入來源。

adblk7

但巴士公司面對着社交活躍人口減少,旅客數量和出行模式轉變,整體經營困難。嶼巴在2021年虧損1,830萬元,九巴在2022年虧損4,120萬元,城巴在2023年虧蝕5,740萬元。如果現在強制要求巴士公司承擔長者優惠開支,將會擴大巨額虧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出行。巴士車資調整機制行之有效,公司營運狀況和票價有直接掛鈎,一旦長者優惠補貼轉移巴士公司帳目,衍生的虧損將會由全港所有乘客承擔,所有巴士車費勢必向上調整。

更重要的是,營商者自行判斷提供甚麼優惠給長者,戲院有長者早場,快餐店有長者下午茶餐,酒樓早茶免茶錢,這些都是商業營運者出於好意或者市場策略的決定。而由政府通過立法實行的2元乘車優惠屬於社會福利,是沒有審批由公帑支付所有合資格人士享用,絕不應該和商界提供的自發優惠混淆。

2元乘車優惠檢討勢在必行,但討論方向不宜混淆視聽,要求商界越俎代庖,取代政府推行社會福利的角色。當政府財政緊絀,相關優惠計劃大可大幅減少,甚至暫時取消,等待公共財政狀況改善才重新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