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06-11 08:00:00

科技填補地理連接的缺口

分享:

依稀記得小學時有一中文科討論題目,內容是針對虛擬掃墓及拜祭祖先的興起所引起的爭論,十多年後, 網上拜祭祖先雖然聽起來依然十分荒唐,但仔細想想,我們生活中其實沒有太多活動是一部電腦或手機辦不到的。日用品可以網購,圖書可以網上租借,電影可以網上串流,三餐可以叫外賣,朋友可以視像通話聯絡,連藝術館都開始有網上虛擬展覽。

愈是近地鐵站或是公共交通熱點的樓盤就愈貴,在旺區人流多的地舖亦愈貴,這是全球每個城市不變的定律。不難發現,香港地區的發展與港鐵的擴張是互相扣連的。連通性(Connectivity)是城市最大的特點及優點,一個城市的空間模式及交通網絡塑造着市民活動及商品和服務流通的方向及運作。雖然網絡的影響暫時未有反映在香港的租金之上,但是網絡的發展明顯削弱了地理空間連通性的重要地位,當絕多日常活動都可以在線上進行時,我們對實體空間的需求便自然減弱。有種主張認為,城市這種生活形式可以被取替,我們的快捷方便日常生活模式不再需要倚賴城市的連通性,而是通過網絡連接而進行。人們現在可以生活在小規模的小鎮和村莊里,亦可以四通八達。

不難發現,香港地區的發展與港鐵的擴張是互相扣連的。

不難發現,香港地區的發展與港鐵的擴張是互相扣連的。

相關專欄:「無為」與規劃

有另一種主張的是科技填補了地理連接的缺口,將城市空間推向更高的層次。比如說,因為網上媒體的出現加強了訊息傳播,從而令到樓上鋪的存活率大大增加。店舖不用再倚靠街道上的人流來達到宣傳的效果, 即使商舖是立在再偏僻的地理位置,只要網上宣傳做得好,人流亦能不絕,打破以往常說的「地點、地點、地點」的黃金定律。好像電子遊戲一樣,科技這種工具能夠解鎖城市空間的使用能力,開放更多功效。由建築學者Merve Bedir和城市研究者黃宇軒主理的作品《Unsettled Urbanism》在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探討網絡和科技如何與實體的空間和活動互動,令城市空間被充分地用作反送中抗爭運動的資源。網絡及科技如通訊工具Telegram 令市民更容易一同協商如何使用城市空間,當一些公共空間被封閉之後,市民馬上可以通過網絡達到共識,轉移到城市另一個地方,甚至是非傳統的地方,例如商場等等進行社會運動。

adblk6

由此可見, 因為網絡的發展,人們的活動不會再需要倚賴特定的空間來滿足需求,空間的直接商業價值下降,我們不再需要餐廳來得到飽足,亦不再需要地舖來得到人流,亦不需要傳統公共空間來聯絡及連接其他市民。實體空間的存在不是為了滿足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而是為了滿​​足對空間的需要。

轉一句話來說,就是賣空間。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不錯的例子,租出用餐環境也可以是一盤生意,不提供餐飲,客人則花錢在一個優質環境中享用在網上外賣得來食物。這門生意的賣點,是立在人們對用餐氛圍及空間自身的需求。在咖啡店中一杯價值40多元咖啡,相信當中有10多元來自咖啡店氣氛的空間運營。網絡加速了空間的演變,城市空間的定義不再固定,舉個例子,維園作為社會運動的傳統地標,在這個世代下的作用不再是為了達到進行社會運動的需要,而是純粹為了滿​​足人們對這一個地標的象徵意義的追求及結連。空間消失,但信念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