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樓齊轉旺 財赤望紓緩
財政司長陳茂波將於本周三(2月26日)發表新一年度(25/26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社會的焦點是他會拿出甚麼方案去削減政府財政赤字。社會原先對這方面的期望不高,因為除了會調整長者2元乘車優惠外,就聽不到政府還有甚麼重大的削減開支方案。而對於北部大都會的發展方案,政府則視之為投資項目,為了香港的長遠前景,認為必須堅持到底。難怪市民覺得,香港的財赤,很可能會在下一個財政年度進一步擴大。
不過,近期本港股市與樓市的投資環境都出現了根本性改變,以致政府的財政,即使在開支未能大幅削減的情況下,仍有望透過收入的增加而獲得改善。於市民而言,當然更樂於看到政府開源成功,而不是面對大幅節流的壓力。
踏入蛇年後,本港股市藉著內地DeepSeek在AI領域的突破,促使全球投資者覺得有需要對中港股市作新的評估,因而引發一場補落後的投資熱潮。
現實是,近年美息高企,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引致全球資金都匯聚美國,令美股嚴重超買。DeepSeek的出現,突顯中美股市在股值上的失當,促使投資人爭相在投資組合的比例上作出修正。再者,特朗普上台後,對美國官僚制度所進行的改革,雖然甚具魄力,效果亦十分超著,只是風險極高,令投資者不得不分散投資,以迴避風險,中港股市因而得益不少。
上周五,恒指單日上升900點,成交近4,000億港元,指數升至23,477點,居近三年的新高。由於今次股市的上升,純由民間的資金推動,耐力應強過「國家隊」,因此市場認為升勢還會進一步持續。
香港的最佳出路就是做國際金融中心。港股興旺有助市民對前景的信心,會促使市民勇於投資,樂於消費,對香港的樓市與內需市場都極有幫助。
於本港樓市而言,雖然農曆年以來樓價仍在低位徘徊,但交投卻上升得很快。以一手市場的銷售情況為例,去年整個12月份,一手市場只賣了677宗;今年整個1月份,亦只賣了765宗;但2月份截至21日已賣了1,008宗,估計全月可賣1,300宗以上,顯示市民的置業意願正在上升。
現實是近期發展商推出的新盤都銷情暢順,北角的皇都與元朗的朗天峯都出現超額認購與一Q清袋的現象。如果這種情況能夠持續,發展商對增加土地儲備該會重拾興趣。
特區政府財政目前仍很依賴來自房地產方面的收入,只要在新一個財政年度裏,來自房地產方面的收入可以止跌回升,政府的財政赤字就可以有望改善。關鍵是財爺必須告訴市民,香港是否打算以後都沿著這條舊路走下去,還是想另闢蹊徑?而更關鍵的,是這條新蹊徑可怎樣為政府提供足夠的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