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香港市民對科技的應用和普及程度不斷提高。根據特區政府公布的「資訊科技使用情況和普及程度」調查結果,儘管市民每周平均上網時間稍有減少,但學生的上網時間仍然較長,顯示香港人對科技的依賴和應用程度仍然較高。
同時,長者人口手機擁有率顯著增加,疫情下,擁有手機的長者人口急劇增加了22.6個百分點,達到90.7%。這顯示了互聯網連接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程度在香港不斷提高,為推動數字化和科技創新提供了機遇。
一個例子是內地健康申報黑碼的實施,長者群體開始接觸和應用國家科技。無論是網上申報、微信小程序還是掃碼操作,長者可以便捷地獲得自己的健康申報黑碼,享受全面通關帶來的便利。這證明了長者逐漸融入科技應用的趨勢,為香港及國家的科技普及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儘管香港的科技普及程度不斷提高,仍有許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繼續使用現金。特別是在便利店等場所,許多人仍然習慣使用現金交稅、交租、交水電費,而非選擇更方便的電子支付方式。這一現象可能是由於個人習慣、安全意識或其他因素所致。
由此可見,香港的資訊科技普及程度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不斷推動和提高科技的應用和接受度,以適應不同人群和場景的需求。利用現有科技普及的推動,香港可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內地和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這將有助於提升香港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使其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