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
特區政府致力推動「無處不旅遊」。隨著「北都」的建設進程,本地綠色生態遊、特色文化遊等迎來了提質增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當代社會,旅遊消費不斷轉型升級,過往廣大旅客浮光掠影式的觀光旅遊消費模式逐漸讓位於沉浸式、多元化的旅遊體驗。在此趨勢下,依靠無限創意將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提供旅客更加豐富、優質的旅遊產品,已成為旅遊業提質升級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北都」不同地點的旅遊資源豐富,特色且發展潛力巨大。以元朗為例,元朗鄉村休閒、自然生態、古村鎮/古建築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燦若繁星。筆者以為,如能依靠無限創意將這些特色的文化資源與當地百姓的生活資源及旅遊業以開放、共用、協調、創新和綠色發展的理念相互賦能融合,宜融則融、能融盡融,從迎合旅客的角度,提供擴容的旅遊內容,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則能提供旅客較長時間的停留體驗,實現旅遊度假與當地居民生活文化「人間煙火」的高度統一。
歷史原因,元朗鄉郊的旅遊資源缺乏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配套,以及推廣宣傳不足,處於粗放的經營管理、活力不足的狀態。借助「北都」的發展機遇,如能乘勢改善景區周邊基礎設施和交通服務設施的連接配套,提升進入便利性,並通過創意將這些具發展潛力的「寶藏」有機串聯,融入文化遺產、民俗、演藝、體育盛事等潮流元素,則能創新開發出更多的鄉郊觀光、休閒度假等文旅深度遊特色產品,打造特色的文旅品牌,同時,對於提升文化附加值和傳承,吸引的更多旅客,提供更獨特的體驗,講好香港的故事等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北都」是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建設美好「宜居、宜遊、宜業」的「北都」進程中,如能重視做好配套發展旅遊的規劃,對於提升香港世界級旅遊勝地目標,建設一流「主客共用」的城市空間,營造一個美好的留港消費的「後花園」,促進旅遊經濟和本地消費,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要實現一個個文旅融合創新的旅遊專案落地及可持續發展,除了要依靠政策及資源的支援,還需要依託強有力的跨部門協同合作機制配套。期待政府牽頭、文化及旅遊界乃至社區各界積極廣泛參與,共同努力,為建設文旅融合的「北都」旅遊業交出一份高品質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