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霆鋒時隔25年重返舞台,舉辦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演唱會,這場盛會瞬間在香港的社交媒體上掀起了熱潮。作為一名忠實的謝霆鋒粉絲,我當然不會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參加了他的首場演出。在現場,我注意到不少來自內地及海外的華人粉絲特意來香港,趁此機會進行短暫的旅遊。
近來,我們經常討論到演唱會經濟帶來的實際效益,與其依賴政府節流政策,不如通過舉辦此類國際級活動來促進經濟發展。如果香港能藉此機會創造可觀的經濟收益,那「賺得有突」的前景將不言而喻。演唱會吸引外來遊客帶來的不僅僅是門票收入,更涵蓋旅遊、住宿和餐飲等多方面的利益,這對任何城市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潛力。與此同時,在廣西南寧,周杰倫的巡迴演唱會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
香港應該在「演唱會經濟」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不僅要充分利用現有場館的優勢,還需要制定靈活的策略來吸引更多國際級藝人的演出。例如,可以與主辦方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資助,並設法通過創新提升觀眾的整體體驗。
如何更有效地將香港的硬體設施,與全球市場需求結合,是吸引不僅像Lady Gaga這樣的國際巨星,也讓本地明星能在自己地方中閃耀的重要課題,而不是讓其他城市搶走風頭。
香港從不缺乏條件和明星,但如果我們只是袖手旁觀,停留在被動等待中,終究可能會被周邊城市的盛事經濟所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