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職母親或在職父母,都各有其困難,很多時也須依賴長輩或女傭的幫忙照顧孩子,當中會產生很多摩擦及障礙。
首先,父母絕不應過分依賴長輩或女傭的幫忙,即讓他們變成子女的「父母」,相見時間及親密程度比父母尤甚,有些更把子女留在祖父母家住,每晚一起在祖父母家吃飯,周六日才帶子女玩樂等。這種安排等同把自己變成子女的「誼父母」(即契爺、契媽),關係基礎不夠,日後老人家年紀大未能照顧孩子時,再把孩子送返父母家住,必定有很多管教的困難,因為「誼父母」突然作父母的管束,孩子必然反感,而且家人的改變,即子女由祖父母的家人,變為與父母成為家人,對子女會造成頗多傷害。
在職的父母宜多合作及商量分工,切忌只把所有的時間放在子女的功課及溫習上,因為子女需要家庭生活及父母,而不是兩位晚間補習老師。如果父母皆在職,子女的自制能力又不足夠令他們能在家獨自完成功課,家長便應安排他們在校或到補習社做功課,不要讓子女留待父母返家才開始做。另外,周末適宜多有親子或家庭生活,否則子女的童年回憶,便只有補習和返學。
在孩子12歲前 雙親最大影響力
在職的父母有一種常見的現象,就是媽媽放工後,不停為子女或家庭的事而忙碌,心中頗多怨氣,便會批評或罵爸爸,這對家庭每個成員也有害。其實另一方也常有怨言,因為當爸爸照顧孩子時,媽媽總不滿意及諸多批評,容易令爸爸洩氣不做,或甚至令子女堅持要媽媽幫,拒絕由爸爸幫忙。後者的話,父母可以堅決拒絕,因為由誰幫助孩子,不宜由子女決定,否則子女與爸爸的關係將會越來越疏離,例如孩子說:「我要媽媽陪,不要爸爸!」爸媽可堅決說:「你可以揀自己做或爸爸陪,但媽媽是不會陪的!」
有很多夫婦關係都是由有子女開始變壞,所以父母需學習多讚賞,少批評,多尊重對方的做法,不宜要對方事事跟自己的決定。同時,多能幹的母親也代替不了父親的影響力,所以父母親都要多參與小朋友的生活,多陪伴遊戲或聊天,才可有健康的親子關係。
父母最有影響力的時間是在孩子12歲前。到了青春期後,你想多抽時間陪伴孩子都已太遲了,建立的影響也無法改變,所以大家要珍惜時間,努力做父母!
樂苗坊總監及註冊心理學家 www.cheerfulmind.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