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繼續騷動,指數緩慢地向2,600點逼近。
在上周的上漲過程中,北水起了決定性作用,茅台、美的等傳統重倉品種紛紛跑贏指數,而每天數十億的持續流入也對場內猶豫不決的情緒起到了較好的安撫作用。
最近看了一些老外對A股的分析文章,總體感覺確實是明顯樂觀於境內投資者。我認為出現這種分歧的原因就四個字:隔岸觀火。
對於內地經濟和A股市場本身的估值,內外資金並沒有太大的分歧,分歧在於非經濟因素。內資身處其中,所見所聞,很難讓人樂觀,而老外們則基本屬於隔岸觀火,政治的左與右、民企老闆們的苦與樂,更不用說個人社交帳戶莫名被封這種細節(順便說一句,就在上周,我的第二個微信號又永久被封),都完全沒有切身感受,所以,一旦美股穩定下來,北水又迅速恢復了買入的節奏,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講,在MSCI、富時等大型指數提高A股權重後,老外們對A股的配置屬於「剛需」。
很難評價中外資金之間的對與錯,因為思考的方式完全不在一個平面上。不過,就短期而言,北水的持續買入客觀上推動了春季躁動的展開,或者說,春季躁動和北水流入產生了共振。
從過去一段時間外資的動向來看,北水的流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股市的表現,所以我認為,本次春季躁動有可能是近年來與美股關聯度最高的一次。
當然,對於管理層來說,是很希望看到指數上漲的,按照方星海的說法,今後一段時間,資本市場在金融改革中起到「牽牛鼻子」的作用。就在這個周末,財政部、國家稅務局公布了新一輪的減稅方案,小微企業3年內可共計減稅6,000億元人民幣,這對於市場情緒的恢復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