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正在鋪路減少買債,既暗示又預告,讓投資者做好心理準備,為的就是避免當年收水tapering震撼市場。不過,此舉只是減速,可見將來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仍是龐然巨物。
經過一年來的持續買債,現時資產負債表已接近8萬億美元,佔了過半是政府長期債券。10年前金融危機之時超過2萬億美元的規模,於今回想,實在是濕濕碎。
先討論一個「哲學」問題。利率何謂高何謂低,至少可以跟通脹扯上關係,幾厘息是常態,接近零是近年的現象,雙位數字就是七十年代高通脹的往事了。
至於資產負債表是大是小,相比下好像沒有甚麼標準,當年2萬億美元的大數目令人震撼,誰知道金融危機完結時已積累至4萬億美元,後來縮表未成,一場新冠肺炎疫症又將規模加倍至今。
到底買債到甚麼水平才是太多,長遠來說,資產負債表應該是100億、1萬億、還是10萬億美元,投資者不知道,學者專家不知道,聯儲局官員相信也不知道。擴充規模搞了十幾年,仍然是一個不斷開拓新領域的「實驗」。
透過非傳統貨幣政策,聯儲局可以購買天文數字的國債,可以直接向某些行業提供流動性,尾大不掉的資產負債表,其實代表著一筆巨大利益。
幾年前,前聯儲局決策官員Charles I. Plosser就寫了一篇短文,指資產負債表無上限會造成一個政治風險:既然聯儲局已經習慣大量買債,政客就難免想爭取局方合作,先在財政政策上大刀闊斧,例如推出大型基建計劃之類,再讓聯儲局在市場上吸納國債,增加銀行體系的儲備水平。
講得再淺白一點,就是財政政策凌駕貨幣政策,政策方向由聯邦政府話事,聯儲局只擔任埋單找數的輔導角色。
立場鷹派的Plosser,最擔心的當然是這種趨勢之下,聯儲局獨立性漸減,任命官員重視的不只是對貨幣政策的看法,還會問及對政府各種投資計劃的意見。
今天重讀這篇短文,只覺跟現況詭異地相似。
從財長耶倫到一眾緊跟(民主)黨路線的學者,不斷拍心口保證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值得做,只差在未稱之為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免費午餐而已。當加稅在壓力下幅度有限,當增加發債明顯拖低債價,到時聯儲局會否被迫「夾份」?Plosser的警告是否狼來了,很快就有機會驗證。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