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勝捷企業網站。](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25729036_Yt.jpg?itok=cAmTdO6c×tamp=1739344167)
圖為勝捷企業網站。
在前幾個星期,未生暫時逃離怪獸老婆魔爪到了圖書館,好像一個放監不久的犯人一般,在書架走來走去,像一個貪心的主婦一樣,把自己未看過的書盡抱入懷,然後打算坐在圖書館內慢慢觀賞戰利品,但是坐了幾分鐘,怪獸老婆「午後兇鈴」叫我回家,未生被迫把全部書本都借回去慢慢閱讀,趁著上星期空餘時間較多,看出一些心得來。
其中一本書叫做《群力勝天——戰前香港碼頭苦力與華人社區的管治》談及不少關於當時香港苦力(粵語稱「咕喱」)的來源。由於當時香港貿易起飛,需要不少勞動力,咕喱多來自鄉間,但由於勞動力不足,故由工頭屬下的同族或同鄉招攬回來,並由他們幫助,才找到落腳的地方及工作機會,由於港口愈趨繁盛,人數愈趨增加,更需要有穩定勞動力來源及招工系統,亦產生了咕喱館商業模式。
咕喱館館主為咕喱墊付生活費用,並協助貿易行提供咕喱工作。館主向貿易行收取費用後,一半會協助匯返鄉下,再扣除墊付費用後,才發給工人。館主在過程中除了賺得介紹費、匯款費、住宿飲食費外,也賺得對工人的主導權,堪稱有財有勢。據稱,以30人咕喱館計算,一年收入已逾500元,但每年登記費只是5元,加上租金等支出,純利率仍有達90%左右,若住在咕喱館人數愈多,利潤更是可觀,但老實說,由於衛生環境不好,確實是不太人道。
未生想起,近年新加坡有不少建築公司來港上市,其中有不少是聘請外勞負責建築工程。根據資料顯示,新加坡人力部為外勞發出不同類型的工作簽證。因應行業和簽證類型,企業的外來工人於僱員總數比例,不可超出指定上限,建築工程為87.5%。
因為建築工程需動用工人數目不少,加上外勞比例較高,工程維持時間一般較長,故新加坡建築公司亦需安排住宿,由此亦衍生一項商機,就是營辦為外勞居住的宿舍,並負責食宿及運送員工工作等。
現時,在港股主板中,側重此項業務有兩間,即Kakiko Group(2225)及勝捷企業(6090)。前者業務似過往一般意義的「咕喱館」,服務客戶以外勞為主,住宿似乎較為低檔,運送工人是用一架一架卡車,似乎看來較不人道,業務側重於新加坡。
至於後者,雖然是在新加坡借殼上市,住宿似乎為高檔工人和留學生而設,亦提供不少附加值高服務,似乎較為人道一些,業務地域也較為廣泛,除新加坡外,並擴展至馬來西亞、澳洲及英國等地,在毛利率、淨利率、核數師及保薦人上,似乎也看得出勝捷企業較Kakiko Group優勝,長遠來看,未生也會投勝捷企業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