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再推出100億元通脹掛鈎債劵(iBond),並設2厘最低利率保證。倘新一批iBond派息前6個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平均變化低於2%,iBond亦會派發2厘票息予債券持有人。以往iBond的保證利率僅1厘,因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次iBond具吸引力。事實上,香港早已進入指鹿為馬年代,這次2厘保底iBond再次完美演繹。所謂通脹掛鈎債劵,一般其票息或本金會隨通脹指標而作出調整,原意是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既安全及能對沖通脹投資選擇。
iBond設有保底利率,倘出現物價下跌或沒有明顯升幅下,政府亦冀投資者能有「少少的」回報。正常而言,通脹掛鈎債劵一般在有通脹壓力時推出。但現卻在通脹出現負數情況下以iBond之名推出新一批債券,請問這是抗甚麼通脹?倒不如直說這是鎖定客戶資金保證產品吧。事實上,近年監管機構對於金融產品銷售愈趨嚴謹,對於客戶需要了解產品的要求有增無減。筆者斗膽問一句相關香港財金部門鍵盤戰士,在低息低通脹環境下推出較以往更高保底利率的所謂iBond,這究竟是鹿還是馬?
作者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