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又見有形之手。
上周五,官媒連發兩文。一是《新華社》「理性看待茅台的股價」,向市場提示茅台的股價風險。
二是《中國證券報》發表「權威人士」的文章,為今年以來的一九行情辯護,強調要「抑制炒小、炒新、炒差、炒消息的不良文化」。對此,有人形象地調侃道:新華社朝茅台開了一槍,一轉眼發現創業板倒下了……
在我記憶中,新華社評論A股的次數不少,大家記憶猶新的是2015年那篇「4,000點是牛市的新起點」,不過,單就一家公司的股價發表評論,確實是極其極其罕見。雖然我之前也討論過茅台,但面對此情此景,我只能感慨,這確實是一隻停不下來的手啊,管指數、管板塊,現在連個別股份都要管了!
在權威人士的「指導」下,上周五市場情緒趨於極端,茅台固然是被《新華社》打趴下了,但其他的低估值、漲幅偏小的板塊,比如航空、銀行股等,獲得了資金的狂熱追捧,與此相對應的,其餘數千家被權威人士一棍打翻的「小、新、差、消息」則是全面下跌,截止收盤,滬深市場僅319家公司上漲,其餘2,995隻股份均下跌,超過100隻股份被砸至跌停。
周末,一行三會連同外管局發布了規範資管業務指導意見的徵求意見稿,強調了去槓桿、破剛兌的決心。雖然徵求意見稿設置了長達一年半的過渡期,不過,在市場走弱的大環境下,這條消息有可能在本周初進一步加快調整的速度,換句話說,我認為,周初很可能會延續甚至強化上周五這種「19」乃至「0.5、0.95」的極端行情。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在這種幾乎崩潰的情緒主導的極端行情中,「1」未必是機會,「9」也不會全是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