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3-05-15 04:30:19
日報

百年不衰的經濟預測

分享:
穆迪

穆迪創辦人是靠出售經濟預測起家。(資料圖片)

近年極少接受香港傳媒訪問,一來是人在美國有時差,二來是拒絕得多漸被記者朋友們放棄。

不用亮相傳媒,可說是鬆一口氣,因為不用再勉為其難地「俾冧把」了:「冧把」指的當然不是股票,而是今年樓市會升多少、今季GDP增長有幾多、就業人數增加幾多萬之類的數字。

大眾想知,記者自然就會問,只是我總是支吾以對,不想憑感覺隨便講一個整數出來(專家表示:下年樓市升一成半!)但念在記者都是打份工,最後還是會屈服作預測。

到底由何時開始,大眾對經濟學者或其他財經專家有預測將來的期望?
翻查了一些資料,經濟預測這回事大概在一百年前興起,到了二戰後更上層樓,從此經濟學者的形象與預測密不可分。
 

adblk6
adblk7

就算沒有讀過熊彼德,大家都會聽過「創新性破壞」的概念: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科技新方法的出現難免會損害舊利益,有些產品因而成為歷史陳跡,有些工人的一技忽然不能傍身。這種新舊交替的現象,在工業革命開始後尤其明顯,發達或破產,往往就取決於消費者的「一念之間」。

面對不確定性,農業社會有祭師占卜師預示雨水天災,商業社會就有專家利用數據看出市場趨勢。預測準確與否,並不重要。在變化莫測的新時代,經濟預測的心理安慰功能才是重點。

大家都認識的評級機構穆迪,其創辦人John Moody就是靠出售經濟預測在二十世紀初起家的。

二戰以後,經濟預測就由為個別行業把脈,提升至為整個國家指引前路的層次。隨著政府統計部門開始收集和公布國民生產總值等的數據,加上在凱恩斯理論影響下宏觀經濟模型的流行,兩者一拍即合。官方和業界都熱衷於找出以至操控「經濟周期」的「節奏」,紛紛提供準確至小數點後幾個位的預測,既為企業亮起尋找出路的明燈,亦為公共政策提供看似科學的理據。

adblk8

到了今天,除了在傳媒表演神算的專家學者,收費高昂的經濟預測服務仍大行其道。現在數據更多,電腦更快,經濟預測的玩法更加層出不窮,不斷有新術語新噱頭吸引客戶,但其本質跟一百年前沒有分別,販賣的依然是將來盡在掌握之中的幻覺。

經濟預測之所以百年不衰,靠的當然不是其卓越表現,而是追求穩定秩序的不變人性。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

adbl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