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1-16 06:00:00

耳順有罪?

分享:
本港亦面對人口老化問題。(資料圖片)

本港亦面對人口老化問題。(資料圖片)

關於長者綜援的爭議,我沒有補充,要說的欄友曾國平在《全民失憶觸發長者綜援爭議》都說過了。想回應一下的,是媒體一些訪問報道。
 

「現時有14.4萬人申領長者綜援,當中60歲至64歲人數多達2.5萬,下月28日滿60歲的周英偉,是新政策下的『受害者』,將不合年齡資格領取長者綜援。『依家物價咁貴,每個月多$1,000可以幫補生活,對於我嚟講已經好多。』周說。」這段訪問在網上廣傳,較少人留意的是周的背景。原來,周年輕時曾犯事入獄,廿多年的牢獄生活後準備重新投入社會,只是他聲稱當了幾年地盤散工後便患上了糖尿病及哮喘。但訪問又指,一直申領了成人綜援,他卻拒絕申請殘疾人士綜援,原因是他不打算要求醫生發證明:「排個幾鐘,但見就兩分鐘,醫生講完都無時間俾你講,我唔想多事,所以就無講了,算了。」

在另一國度,有報道指,日本監獄囚犯中的老人比例不斷創新高,牢獄生活已成為養老的一環:「愈來愈多獨居無緣的貧窮老人們因高買被定罪收監,而且即使刑滿出獄亦不惜再犯,寧當階下囚,不做自由人,不圖別的,只為安老。」年老有罪,為的是冷暖氣齊全、三餐保證有着落的監獄。報道總少不了令人心酸的訪問,一位74歲的女士因偷可樂和橙汁入獄,她平日是依靠社會救濟維生的:「出獄後就得重過1,000日圓(約74港元)1天的生活了,外面實在沒甚麼值得期待的事。」寧當階下囚的情況有幾普遍呢?

我有學生分析過美國的數據,他發現美國超過一成可以獲假釋的囚犯,是自願不做自由人的,而當監獄的生活環境愈好、自由世界的經濟環境愈差,寧當階下囚的比例便亦愈高。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經濟含意是,社會獎勵可憐人,社會就有更多可恨之事。只為安老而寧當階下囚的人,是可憐,還是可恨?當60歲才算中年,耳順有罪。

快踏入耳順之年的周英偉,當了廿多年階下囚,今天卻因為每月1,000元聲稱寧願早日安樂死。我不清楚香港申請殘疾人士綜援是否比申請安樂死更難,但至少周先生未有學那些日本人一樣為安老再當罪人。隨着人囗老化,政府要改革老人福利制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改革時,政府應分析清楚改革將如何改變受影響人士要面對的取捨,免得他們由可憐人變成罪人。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