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3-31 04:29:48
日報

醫療收費改革也「因加得減」?

分享:
公共醫療

近年政府的衛生開支升幅驚人,先後追過了教育和社福成為公共開支之首。(資料圖片)

醫院管理局推動的收費改革,每年可以為政府節省多少開支?

因加得減,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可謂一語成讖。兩年前,盧局長解釋加煙草稅對煙民是因加得減:「對一直吸煙的煙民可能感到很苦,但我能告訴你這是苦口良藥。加煙稅每包貴了12元,其實我認為是『因加得減』,為了加價12元,如果你能有決心不吸煙,其實是節省了74元,節省了同時又贏得健康,這是一舉兩得。」兩年後,加煙稅果然「因加得減」,只是「得減」的不是煙民開支而是政府庫房。又是兩年後,盧局長再解釋加急症室收費對中產也是因加得減:「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後,協助有需要病人的安全網會擴大,『織得更大、更穩、更厚、更密』,能夠『因加得減』,即是加價後,安全網反而『接到更多人』,特別是中產人士,一旦患重病,可能會獲費用減免甚至全免。」問題是,這次的「因加得減」會否再一次對政府庫房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adblk6

儘管吸煙及健康委員會曾建議大幅增加煙草稅可增加政府收入,因加得減而導致政府財政儲備節節下跌的醫務衞生局長是堅持衡量煙草稅效益的標準並非為政府帶來多少額外稅收的。輿論沒有留意的,是今次醫療收費改革的首要原則是改革所有的額外收入會全數地投放在公營的醫療服務。換句話,盧局長承諾政府對市民的健康承擔不變。問題又是,近年政府的衛生開支升幅驚人,先後追過了教育和社福成為公共開支之首,而衛生開支的升勢並未因疫情完結而扭轉,行政人手膨脹是原因之一。Grok跟醫管局算算賬:「2025年3月25日公布的公營醫療收費改革預計將為醫管局每年帶來約30億港元的額外收入……這筆資金將全數重新投入公營醫療服務,用於加強對病人的保障和提升服務質素,而非用於減少政府的醫療撥款。」每年30億港元額外收入,加價總會加重某些病人的經濟負擔吧。相比每年1,300億港元的衛生開支,30億當然是杯水車薪。不結構性解決公營醫療肥上瘦下的行政浪費,想病人負擔因加得減難,想政府負擔因加得減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