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埋怨聲音漸多,同時開始接受美股強勢的現實。中植集團事件引發市場對基金贖回產生信心危機,結果恒生指數在上周一稍走穩,惟當晚美股復市後,上周二即步入真正恐慌下跌,大市一度跌穿萬六關,而恒生科技指數亦竟然可以在短短不足一個月下挫近20%。嚴格來說,投資者只要買一些知名的科指成分股,幾乎皆損手。跌市推手之一,是年初至今內地政策傾向於監管,多於鼓勵。
外資流出,內資流走。現階段港股機構投資者如要錢不要貨,並走資至日本、台灣,遠則更搬回美國。美國1月中開始炒作AI概念,令半導體股大爆發,尤其重磅的英偉達短短數天也可以漲5%,甚至短期有20%升幅,與集團有合作的超微電腦也在上周五飆三成,可見美股仍為投資者夢工場。
美國各大指數本來僅標指未創歷史高,市場認為美股進入調整前,三大指數須先創新高,筆者本來半信半疑,結果連日本股市也創34年來新高。至於處高峰的日股還可否再往上望?據一些分析員指,日圓持續偏低加上利率低企,投資者借日圓投資日股賺取差價,只要投資氣氛續理想,這種套戥還會持續,始終應對通脹的最佳方法除了加息就是投資。
但這種情況似乎在香港未曾發生,港股由高位跌至15個月低,由部分板塊本來走勢仍強硬,到最後一面倒恐慌式下跌,即將辭任的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歐冠昇也表示,港股已接近投降式拋售,可謂說得誇張,也可以謂有危有機。
港股是否已沒有希望呢?在技術走勢看卻有反彈希望。港股半年及1年圖均出現技術超賣,恒指本應在15,120點以上見承托,但在利淡消息下卻跌穿萬五關。不過,只要牛證被殺至無新重倉區,在極超賣下部分權重股或出現大戶平淡倉,屆時便有技術反彈。而在期指結算前,投資者會否提早轉倉乃未知數,始終恒指短時間內已挫12%以上,即使反彈,15,310點水平或遇阻力。
至於美股三大指數在本月聯儲局議息前,仍須觀望零售數據、消費者信心指數,即使有聯儲局官員指減息以3次為基礎及合理情況,三大指數也只調整2%至3%。如果要判斷美股大調整時間的話,相信就是議息後出現對減息預期不符合市場想法時,才有一個顯著的跌幅及套利。但是,美股有不少三四線股份已經回吐至去年12月初水平,由此可見即使指數不跌,個股已作出了合理調整,相信即使是M7(Magnificent 7,即七大科技巨頭)大跌,投資者也只會趁低吸納。
反觀香港投資者有如驚弓之鳥,一方面覺得現在股價「有今生無來世」,錯過了早前低位?現在機會又來了。假如投資者真的要趁低吸納港股的話,不妨由真正跌穿低位的股份入手評估,惟留意在沒有確實政策支持下,機構投資者或仍不會那麼快作中長線部署。
說到底,投資是講機會率及回報率,先不評論港股現在估值是否永遠也會這樣低殘,筆者認為,這個水平非常之有吸引力,惟只限對於持貨方面。但對於股價能否上升及回報率的比較,始終是外圍及美股會較為快捷及令人舒服。所以港股只宜在靠穩時吸納,不會採取完全放棄的態度。但對於美股應保持主動性去尋找機會,至少直至聯儲局議息之前,仍會繼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