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4-05 13:30:00

長輩深受骨鬆與肌少症雙重威脅!專家教「2招」有效改善生活質素

分享:
肌少症

肌肉力量不足會導致動作遲緩,增加跌倒的風險;一旦跌倒導致骨折,行動力隨之下降,甚至可能導致長時間臥床或死亡,不得不重視。

66歲戴小姐,在二十幾年前曾透過骨質密度儀器,檢查出骨密度T值為-4,低於正常標準差-2.5以下,確認罹患骨質疏鬆,當時身體並無任何症狀。隨著時間推移,六、七年後,她開始感到右肩突然僵硬,痠痛及麻木接踵而至,甚至無力扣鈕釦。突如其來的一場車禍,令她病情更加惡化,腰部痠痛,雙腳無法行走,步行五、六分鐘便感到氣喘,尾椎更是刺痛、如坐針氈,體重從40公斤驟減到30公斤。

持續兩年肌力訓練 肌力增加、生活質素大提升

一個機會下,她到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脊椎外科楊昌蓁主任的門診就醫,發現骨質疏鬆及肌肉流失狀況相當嚴重。在治療骨質疏鬆的同時,也推薦她到嘉義活齡運動中心進行肌力訓練。戴小姐起初抱持懷疑的態度,前3個月並未見明顯進步,訓練後肌肉痠痛依然存在,讓她愈來愈懷疑選擇的正確性。

在女兒的鼓勵下,她勉強繼續維持訓練,而教練也不放棄,不僅教導她如何緩解痠痛,還提供了營養和蛋白質的補充建議。經過半年後,她突然發現行樓梯變得容易許多,腿部開始有了力量,更重新燃起了信心。她表示,兩年多來,過去的痠痛與無力都逐漸消失。

adblk6
老人家通常都是核心跟下肢比較無力,透過強化下肢和核心肌群,落實到生活中的坐臥練習很重要。

老人家通常都是核心跟下肢比較無力,透過強化下肢和核心肌群,落實到生活中的坐臥練習很重要。

肌少症發生率隨年紀增加 嚴重恐致死亡風險

嘉義活齡運動中心負責人周宜群醫生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功能會逐漸退化,肌少症的發生率也會上升。近年來的研究顯示,骨質疏鬆與肌肉量不足常常同時存在。肌肉力量不足會導致動作遲緩,增加跌倒的風險;一旦跌倒導致骨折,行動力隨之下降,甚至可能導致長時間臥床或死亡,不得不重視。

健身|40歲以上增肌必食7種食物(am730製圖) 健身|40歲以上增肌必食7種食物,牛肉(am730製圖) 健身|40歲以上增肌必食7種食物,雞胸(am730製圖) 健身|40歲以上增肌必食7種食物,希臘乳酪(am730製圖) 健身|40歲以上增肌必食7種食物,蛋白粉(am730製圖) 健身|40歲以上增肌必食7種食物,蛋(am730製圖) 健身|40歲以上增肌必食7種食物,藜麥(am730製圖) 健身|40歲以上增肌必食7種食物,牛油果(am730製圖)

莫忘補充蛋白質 日常這樣吃顧肌肉

活齡運動中心簡鳳亭體能訓練師表示,老人家通常都是核心跟下肢比較無力,透過強化下肢和核心肌群,落實到生活中的坐臥練習很重要,除此之外還需加上優質蛋白質的補充,尤其茹素的人更容易忽略蛋白質的攝取。建議體重50公斤的人,每天攝取大約50克的蛋白質。例如早餐一顆蛋(蛋白質含量約7),一個番薯(2),一杯350毫升的豆漿(7);午餐一個蛋加半盒豆腐大約1420公克,再搭配其他蔬果的均衡飲食,就可以兼顧到肌力跟營養成長。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