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兩年,更要面對嚴峻的第五波疫情,失業率攀升至4.5%、逾7千人喪命,整個城市都蒙上陰影,市民壓力瀕爆煲,精神健康亦響警號。有調查發現,出現抑鬱症狀的香港受訪者於上月升至75.3%,惟四成人表示不會因抑鬱症而主動求醫。另外,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顯示,港人的自殺風險指數自上月23日起攀升,首次達「極高」警戒線,代表市民自殺的風險極高,長者更是高危。學者建議除了培養正向價值觀,亦呼籲市民主動關心身邊長者,並促請政府盡快重開康文設施。
晉峰青年商會於本年1月至3月間以「國際精神健康問卷」,透過9條問題向超過1,300位年齡介乎18至65歲、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士作初步精神健康評估。當中620人完成全份問卷(香港342人、馬來西亞90人、台灣85人、日本88人、其他15人)。
調查發現,過半數受訪者(51%)有抑鬱,兩成半(21%)出現中度抑鬱,嚴重抑鬱則佔4%。其中香港情況最為嚴重,六成受訪者出現抑鬱,數字比日本的40%、台灣的18%,以及馬來西亞的34%嚴重。至於診治方面,調查指出,超過42.3%港人表示如發現抑鬱症,亦不會選擇主動求醫,比日本的35.6%、台灣的29.4%,及馬來西亞的23.8%為高。
調查又發現,港人抑鬱指數隨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及失業率飆升,由1月初錄得的51.3%港人抑鬱,急升至2月份的75.3%,當中超過四成(43.3%)香港受訪者更出現中度而至嚴重抑鬱情況。其中,2月份抑鬱指數比率急升,正值疫情急速惡化,即由上月16日單日新增4,285宗確診個案起,至同月26日的17,063宗計算,而且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4.5%,比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顯著上升0.6個百分點,反映市民在疫情和失業的雙重夾擊下,抑鬱率亦隨之飆升。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院署理系主任及副教授黃葉仲萍博士表示,抑鬱症人士多因家庭問題出現較大創傷,或於家庭中得不到支援,以致經常感到無助與沒有希望。因此建議政府未來應加強家庭教育與支援,從小教導小孩表達情緒以及培養正向價值觀,例如要對將來存有希望,及迎向未來的勇敢與能力;而政府需從政策入手,加強大家對社會有歸屬感。
中年及長者屬高危
另外,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透過蒐集媒體報道自殺個案,經模型分析發現,港人的自殺風險指數自上月22日起的過去近一年低位1.68一直攀升,至本月21日升至4.05的高位,是自2020年設立該系統以來,首次突破「極高風險」的3.56警戒線,代表市民自殺的風險極高,長者更是特別高危,相信與第五波疫情嚴重、長者從傳媒看到相關報道,更易令他們感到難受或不安有關。研究指,媒體報道過21宗自殺新聞,有8宗涉及65歲或以上人士,而過去3周就有5個確診新冠病毒的中老年人士因情緒受困擾而自殺。中心推算全年或有400名長者自殺,較往年多1.5倍;另一高危群組為35至54歲中年人士,原因主要和身體或財政有關。「生命熱線」表示,中年人士在這一波疫情的壓力增加,過去經歷幾波疫情,許多資源經已用盡,作為家庭經濟來源、要照顧父母但因防疫措施未能探望家人等,尤其會受到疫情及經濟打擊。至於長者,因限聚令和害怕互相傳染不敢與家人見面,與家人關係變得疏離,長時間經歷疫情,感覺痛苦、孤獨及被遺棄,加上缺少康文設施,終日留在家中容易胡思亂想,容易萌生輕生念頭。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呼籲市民主動關心身邊長者,又希望當局應採取相關措施,如多發放關於康復者的正面信息,亦應研究在不增加染疫風險下,盡早重開康文和休閒設施給市民。
食慾不振、失眠、肌肉繃緊要小心
家福會社會工作顧問黃愛球表示,疫情打亂了長者的生活作息和社交圈子,亦未必察覺自己的抑鬱情緒,她建議親友或長者自己多留意身體變化,例如是否出現食慾不振、失眠、肌肉繃緊等症狀。若出現有關情況,先不要否定自己的情緒,應學習承認、接納和表達自己的憂慮情緒,避免與自己說負面說話,並且不要怕麻煩子女,適時尋求援助。她又建議,長者應選擇具公信力的媒體吸收新聞資訊,避免誤收假新聞惹自己擔憂。她又指,重塑規律化的生活、保持健康飲食亦有助減壓,自己亦可作主動致電親友關心慰問,保持社交聯絡。